文章
圖集
視頻
旧时光
    
80年前道士:與和尚們截然不同,個個仙風道骨,圖8才是華山論劍
2023/02/16

【白云觀的道士】道教,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誕生的過程非常復雜。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歷史極其悠久。(這是一組反映80年前民國時期道士真實形象,絕大多數照片是德國女攝影師赫達·莫里循拍攝。)

【老道士】目前公認的是,道士的始祖是張道陵。此人奉《老子五千文》為最高經典,并自編《老子想爾注》,在四川鶴鳴山創教,并設立二十四治。道教自創立以來,一直生生不息,自古就有「盛世歸隱深山,亂世下山救世」的說法。

【面露笑容的老道士】有不少讀者看了這組照片后感嘆,道士跟和尚截然不同。道士們看起來個個仙風道骨,儀態不凡,一副不問世事的模樣。確實如此,道士們跟和尚有很大不同,這點從道義上就體現出來。

【修煉中的道士】道士們留須蓄發,頭頂挽髻,強調打坐、清修。道士的服裝稱為道袍,頭上戴冠巾,腳上穿云履鞋。道教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皆可悟道。在道門中,無論是集體的宗教生活,還是日常生活,抑或是動功靜功修煉、業余休閑等,無不依經而行,遵道而為,處處體現著道教重生貴生、度己度人的教義思想。

【老道士】道教從漢朝創立以來,隨著封建的發展也出現了高峰低谷。從整個道教的發展來看,到了明朝中葉明顯出現衰弱的局面。到了清代,朝野重佛抑道。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宣布黃教為國教,道教則為漢人的宗教,他限制天師職權,取消其道教之首的地位,由二品降至五品,并禁止其差遣法員傳度。

【華山老道士】 道士這一派別出現后,除「五斗米道」、「太平道」教派的信徒之外,方士、術士及一些道家也可以稱為道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士甚至與佛教僧侶的稱謂相混淆。直到隋唐時期, 道士及相應的稱謂如道人、羽士、羽客、羽人、黃冠等,才逐漸成為道教神職人員的專稱。

【白云觀道士】在道門中,有時又按道士實際的修行水準而給予相應的尊號,《唐六典·祠部》就記載:「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日法師,其二日威儀師,其三曰律師,其德高思精謂之煉師。」而《三洞修道儀》中將道士分為洞神部道士、高玄部道士、升玄部道士等九種,將女道士分為正一盟威女官、洞神女官、高玄女官等八種。

【真正的華山論劍】眾所周知,華山在古代有著崇高地位,被譽「五岳之首」。明清時期,華山的道教來到了頂峰。這里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華山君神。如今的華山還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老道士】《太霄瑯書經》曰:「人行大道,號曰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曰道士。」就是說,道士之所以稱為道士,是因為信徒們行住坐臥,舉念運心,即生活中的一切思想言行,惟道是修,惟德是務,惟行道業,亦即將信 「道」、修「道」、行「道」作為修煉的終極目標。

【華山上的老道士】根據道士修煉到等級不同,可以分為6個等級,「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當然道士的級別也不是嚴格按照這個方式區別,道士相互之間,則稱道長、道友、道兄等。

老照片:女子八九歲就嫁人,最后一張是地主剛領回的小妾
2023/03/27
晚清中國的真實照片:這才是「真實的大清」,別被電視劇忽悠了。
2023/03/27
罕見舊照:看守紫禁城的大內侍衛,圖六在亭子里喝大茶的李蓮英
2023/03/27
AI修復清朝貴妃老照片:個個貌若鳳姐,皇帝眼觀好獨特呀!
2023/03/27
清末舊影,籮筐里的孩子餓得兩眼無神,小孩為了生計,在街上表演雜耍
2023/03/28
Ai修復清朝妃子老照片,看完后,我真佩服清朝皇帝眼光
2023/03/27
老照片:官員下鄉巡視鑼鼓喧天,地主小妾站在家門口羞羞答答
2023/03/28
真實的清朝老照片,每張照片的背后都是一段心酸的歷史記憶
2023/03/28
老照片:夫妻穿壓箱底衣服拍照留念,行酒令的青樓歌姬顏值高!
2023/03/27
1905年清朝丐幫真實影像,乞討組團,還要參加武林大會
2023/03/27
圖集
文章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