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的原配夫人徐竹青無所出,如夫人徐蘭森為閻錫山生下五子一女,其中長子閻志恭,三子閻志信和女兒幼年夭折,只剩下二子閻志寬,四子閻志敏和五子閻志惠三人。
閻志寬,乳名宜和,是閻錫山與徐蘭森的第二個兒子,生于1917年2月1日。這一年閻錫山已經35歲,而徐蘭森只有18歲,由于徐蘭森所生第一個孩子志恭生下不久即夭折,所以閻家上下自然將此子的到來視若神靈保佑,對他更是視若掌上明珠。在此后的幾年里,因徐蘭森又生一子一女均夭折,閻家看來只有這一子傳續香火了,因而對之付予了全部的愛。
閻錫山的父親閻書堂對閻志寬更是百依百順,更為重要的是閻志寬5歲時就得了羊癇病,他一急就犯這病,全家人沒有一個人敢拂他的意,他說干啥就干啥,他讓閻書堂給他買了兩頭小毛驢,在西匯別墅,他只是為聽著驢叫的好聽,家里一直都為他喂養著,對此連徐竹青都管不了。
據說,直到後來,閻志寬長大,住在太原,這兩頭毛驢他仍舊喂著,他從太原回來時,還要和閻書堂一塊牽了毛驢欣賞。
為了使閻家的人丁興旺些,徐竹青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她讓閻錫山多和徐蘭森同床共枕。結果,很快又生下了四子和五子。
1929年,為了歡慶元宵節,閻錫山安排河邊村和附近各村的秧歌、社火、旱船、牛斗虎等前來文昌堡閻府獻藝。閻錫山與家人坐在一起,有說有笑,評頭論足,熱鬧非凡。演技高超的,當場賞銀元一塊,每隊表演后,另行賞賜。閻志寬年僅十二、三歲,不懂演技,看得興起,就信手把銀元扔給演員,閻書堂和閻錫山見了,只笑一笑,也不制止。
中原大戰失敗后,閻錫山在大連躲避時,徐蘭森帶三個孩子前去大連。閻志寬也在大連呆了一年多,因為他年紀已大,對叫徐竹青「媽」已經習慣,不像兩個弟弟一樣年小不懂事,所以再回河邊村的戲鬧劇口風波中,閻志寬非但不是「肇事者」而且還是補漏者。
由于害怕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閻錫山從不叫自己的孩子們在外上學,而是請教師在家里教育孩子,但家庭教師沒有敢嚴管的,從而放縱了孩子們的性情,使這些孩子們都沒有大的成就。
閻志寬更不例外,他想做什麼就干,沒有人敢于阻止,因為他一急就犯羊癇風,這誰也擔當不起的,封建家庭中對孩子教育的模式差不多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不過,閻志寬從小倒聰明伶俐,學什麼像什麼,并且還能體憐人意。1932年春節,由于孩子們改換稱呼的事而鬧起的風波,徐竹青居太原不回河邊村過年,閻志寬自告奮勇去叫,并送去許多食物,最后,他雖然沒有叫回徐竹青,卻也體現出閻志寬與徐竹青關系尚好。
青少年時期,正是青春勃發,任性叛逆的時期,更何況身為山西土皇帝的公子呢?閻志寬在陳金安的陪同下或乘車打獵,或騎著摩托東跑西竄,或追逐女學生逗玩。
陳金安是陳秀卿(閻書堂后妻)娘家的孫侄兒,他父親是閻錫山之表弟,曾在督軍府做過事,陳金安比閻志寬大三四歲,中學畢業后,在綏靖公署文電科工作,兩人關系特別親熱,沒有他陪同,閻志寬就悶悶不樂。由于陳金安有工作,不敢常和他在一起玩,但閻志寬大咧咧地向他打保票,這事沒有人敢管。後來閻志寬讓閻錫山副官劉升通知文電科,陳金安只領薪金不上班,文電科不敢得罪,只好不管。
1933年7月,閻志寬在街頭髮現了女學生趙繡錦,發誓要娶她。他便讓陳金安向母親徐蘭森傳話,說自己愛上了一個女學生,徐蘭森大吃一驚,因為自己的孩子畢竟才只有17歲,當然她忘了自己是什麼時間結婚的。
徐蘭森背后問清了陳金安那個姑娘的名字,家住何地,但自己作不了主。只好把這件事告訴了閻書堂和陳秀卿,閻書堂支持,徐蘭森便從河邊回到太原說與閻錫山,閻錫山知道自己的孩子,所以答應先看一看姑娘如何。
1933年7月10日,光華女中畢業典禮隆重舉行,早飯后,徐蘭森帶劉副官坐車到了學校,受到校長和老師的熱烈歡迎。
典禮會上,趙繡錦作為畢業學生代表講話,她身穿白襯衫,黑裙子,一步步向講台上走,徐蘭森仔細看她,大約十七八歲,前額梳著劉海,雖然衣著樸素,卻長得十分秀麗,心里不由得說:「怪不得宜和喜歡。」
徐蘭森正看著,趙繡錦走上講台,先行禮,又給她和教育廳代表行禮,行禮后,走到台前,開始講話。那聲音清脆柔和如黃鶯鳴囀,她顧不得細聽,只不住眼地看,從頭到腳,越看越美,越看越愛。典禮結束后,徐蘭森又接見了趙繡錦,見姑娘紅撲撲的臉,淺淺的酒窩,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鉤子似的,一看就把人勾住了。趙繡錦舉止文雅,對答如流,她不覺點了點頭,鼓勵姑娘幾句。回到綏靖公署后,把見到的情況告訴了閻錫山,回河邊后,又稟報了閻書堂和陳秀卿。
閻家決定娶趙繡錦為媳婦,于是派徐溝縣長為媒,開始趙繡錦以自己年輕,還想升學為理由拒絕,實則是對閻志寬沒有好印象,尤其是嫌其作風不好,又有病。但在媒人的威脅利誘下,趙繡錦的父母堅持不住,才答應了這門親事。
閻志寬是等不及了,所以,閻家立即決定訂親,迎娶。訂親、迎娶時的派場自不必說,就這樣三下五去二地連逼帶誘將趙繡錦娶進了門。
閻志寬結婚以后,幾乎不怎麼到外面去游蕩了,但他有病,趙繡錦還要侍候他,兩人倒是經常廝守一起,很快地有了一子一女,一子是閻樹楹,一女是閻樹榕,只可惜聰明伶俐的閻樹楹,這個在三、四歲就會背唐詩,五歲就和大人下象棋的孩子早早夭折,這不僅對徐竹青、徐蘭森是一個打擊,而且也給正在成都治病的閻志寬一個打擊,1941年閻志寬病逝于成都。
閻志寬去世時才20多歲,而趙繡錦更年輕,本來趙繡錦受過教育,思想不似上一代人那麼保守。所以耐不住寂寞,在閻志寬逝世不久,即和二戰區司令部里的一個秘書打得火熱,兩人曾經打算私奔遠逃,誰料剛趕到成都機場,便被抓了回來。據說這消息被正在克難坡的閻錫山得知后,大發雷霆,囑將趙繡錦由徐竹青看管,那個秘書被押回,事后閻錫山冷靜下來一想,家丑不可外揚,此事不了了之。
趙繡錦自發生了這件事后,的確規矩了一陣子,但少年守寡,想嫁不成,想逃走不了,整天孤守空房,寂寞難當,慢慢地和她的小叔子閻志惠發生了興趣,志惠也早已對嫂嫂有意,況又是剛20歲的青年,所以兩人便勾搭在一起,據說趙繡錦被抓也是閻志惠告的密,叔嫂二人的勾當被徐蘭森得知后,病情加重,這也是她的催命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