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電影里,麻將館是出鏡率較高的場景之一,雖然里面魚龍混雜,烏煙瘴氣,是黑社會經常出入的場所,但絕不會影響麻將館的生意,因此不難看出,能在香港經營麻將館的人,一定有著難以估摸的實力。
然而,說到麻將館,就不得不提到位于旺角砵蘭街,被稱為「流水最大」的「瑞興麻將館」了。
說到香港知名的瑞興麻將館,一定要提及創辦人「石鑒輝」。近些年,香港許多富商開始變賣資產套現,然而石家卻在瘋狂「掃貨」,一連買下8個住宅單位。迄今為止,石家仍擁有七十多個鋪位,可見石家的財力雄厚。
「麻將館大王」石鑒輝出生于1915年,15歲加入警隊,香港淪陷后隨父親一起回東莞寮步鎮老家避難。日本宣布投降后,又重歸警隊,雖無特別功績,但由于會講英文,受華人警員推舉,負責與英國籍警官聯絡溝通,因此各路人馬對其有幾分敬重。
1949年,其父「石堆」去世,三十四歲的石鑒輝也申請提前退休。50年代開始在旺角一帶買樓買鋪位,投資物業。1964年創辦「瑞興麻將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據悉,瑞興麻將館高峰期每月「抽水」過千萬,成為當時香港生意最好的麻將館。而后,石鑒輝又陸續開設瑞昌、瑞豐和誠興麻將館,將麻將館賺來的錢投資房地產。
90年代末,日本「微笑堂」開價四億出售旗下7個鋪位,鄭裕彤與石鑒輝雙方展開爭奪戰,由于日方要求現金一次性結清,誰先給錢就賣誰,鄭裕彤提出一個月之內付款,但石鑒輝七天內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拿到了鋪位,完敗鄭裕彤。
在香港,大多數娛樂場所都需要黑幫負責看場,瑞興麻將館也不例外。據說香港黑幫「和安樂」一直負責該麻將館的看場工作,其他幫派無法插足。
據知情人透露,當年14K胡須勇欲搶奪旺角砵蘭街「瑞興麻雀館」的看場權,因此常去鬧事,惹得「水房」傾巢出動,此后胡須勇再也不敢亂來。
不過,石鑒輝的父親「石堆」當時升任華探長時(呂樂才10歲),曾一口氣端掉「和安樂」的十幾個檔口,差點讓「和安樂」退出黑幫的歷史舞台。
當年,石鑒輝開始投資物業時,秉承「只買不賣」的原則,令石家擁有了過百個物業單位。據說早在二三十年前,石家每月所收取的租金就超過3000萬港幣。目前,石家的生意在餐飲、金融、休閑養身等行業也做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