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什麼日子?
平安夜+圣誕節啊!
這可以說是香港最有儀式感的節日之一了。
香港的大街小巷早早就布置好了圣誕裝飾,節日氛圍拉滿:
今年的圣誕假期呢,對大家來說還比較特殊。
因為這是 疫情復常后的第一個圣誕節!
這一年,大家逐漸走出了疫情的陰影,生活開始向疫情前靠攏,圣誕這麼重要的節日,早就迫不及待要出去嗨了!
特別是今年的圣誕假期正好連著周末,意味著大家可以 連休4天!
要是再請三天假,不得了,連著元旦直接 連休10天,不要太爽:
放開后的第一個圣誕,港人又開始「 報復性出國玩」了,這幾天,香港機場直接被擠爆!
遠遠望過去全是人……
有不少人在機場就開始興奮地合照,圈妹都感受到這個開心的氛圍了!
哪怕飛日本的機票要一萬多,憋瘋的港人也表示:只想玩,不在乎!
不過,圣誕節在香港不止有放假和玩樂, 背后還有很多故事……
有的是你想象不到的奇葩!
香港圣誕裝飾進化史
在 1960年之前,香港本地華人其實還沒有慶祝圣誕的習慣。
那個時候香港圣誕氛圍還沒這麼濃,只有 港督府、匯豐銀行總部會做一些簡單的布置。
香港第一次開始有大型圣誕裝飾,還是在 1965年, 置地廣場首次在街上掛起了圣誕燈飾。
這在香港引起了一陣轟動,各家報紙紛紛報道!
《香港工商日報》直接用「 迎接圣誕燈飾,首次出街頭」做頭條,可見這種大型圣誕裝飾在當年多麼罕見。
港英政府一看,這效果真不錯!于是在 1969年12月,斥資 400萬港元,辦了個「 香港節」:
這個「香港節」屬于是「 中西合璧」,既有華人舞龍:
又有外資公司掛上巨型圣誕彩燈裝飾,迎接圣誕:
就這樣,「 大型圣誕街景」的傳統逐漸在香港形成,并且一發不可收拾!
首先是最 「基本款」的彩燈:
1977年 匯豐銀行的圣誕燈飾,曾經驚艷全球!
1985年,新世界中心出現了 20多米高的充氣圣誕老人:
這裝飾就算放到今天,估計都有不少人打卡!
1998年, 香港回歸一周年的圣誕節,圣誕老人坐上了飛機, 寓意香港再次起飛:
還有千禧年代, 中國申辦奧運會,圣誕老人也特別「與時俱進」,都舉起奧運火炬了:
香港的「圣誕大餐」也特別有意思,1950年代, 一份圣誕大餐只要4.5港元,一共有14道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