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視頻
旧时光
    
在香港,有時候說廣東話也沒啥用!
2023/01/28

元朗,一家開業于1972年的醬油廠,創辦這家廠的老闆娘是福建人,人稱曾老太。她于195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主修生物,副修化學,畢業後來到香港,于1956年加入淘化醬料(這家廠的前身是廈門鼓浪嶼醬油廠)工作。

曾老太從一位老師傅手上得到一條廈門醬油的古方,上司沒有採納,曾老太卻珍而重之,而后自己憑創立了這家頤和園。她丈夫替醬油廠起了「頤和園」這名字,原意是「中國人的醬油嘛,這名字有代表性。

曾老太,是香港很多奮斗的福建人的縮影,在香港,像她這樣的福建人很多,今天,就來寫寫香港福建人的生活圈,你會發現,原來在廣東話的世界里,竟然還有福建話的生存空間。

那天,我接了個電話,是一位老先生,他帶著濃郁閩南腔調的廣東話問:請問,你懂福建話嗎?

我回答:懂!

他說:那就行,某人介紹你給我,幫忙預訂福建同鄉會的項目。

我回答:可以!

他說:好,那我等下加你微信,把要求發給你。

我回答:OK!

然后,就掛了電話了,上面的對話全程廣東話,沒有一句福建話。

經常接到這樣的電話的我也習慣了,這就是香港生活中,福建人之間相互認證的一種形式,然而,就是這樣的認證方式,讓香港人的福建群體更加的緊密連接在一起。

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統計,香港約有超過100萬祖籍福建的香港居民,在香港的福建人家庭,二三代人,還在堅持說著閩南話的大有人在。

很多福建的父母堅持跟孩子說閩南話,因此孩子們長大了,一口流利的閩南話,而事實上,他們連福建都沒去過幾回,不少福建家庭,幾代人用閩南語溝通完全沒問題。

記得剛進入香港旅游業,有位師兄就很自豪的說,香港的旅游業基本都是福建人壟斷的,因為當時廣東人說不來普通話,所以當初香港做入境接待的,清一色福建人。

他繼續解釋,因為懂福建話,可以接待東南亞的華僑,菲律賓的華人,台灣同胞;而且福建人的普通話雖然有「地瓜腔」,但新加坡跟馬來西亞人覺得親切,所以在香港,以前不懂福建話,還不能入行做旅游。

讓他這麼一頓吹,瞬間感到懂福建話立刻「高大上」了起來!傲嬌的可以俯視一切,走在香港的土瓜灣,荃灣,觀塘,北角,這四個老市區,的確閩南語成為除了廣東話以外一個不可缺的語言。

在春秧街買菜,你可以說閩南話,連禮拜天去教堂,都可以選擇閩南話專用場,在香港,福建話就是等于閩南話,也是一種傳承,雖然至今很多老一輩的福建人都相繼不在了,但香港還是處處可見福建人的影響。

例如香港福建社團,這可是香港愛國主義團體的中堅力量,規模之大,人數之多,影響力之廣,甚至成為眾多同鄉會的龍頭,不過,咱也要看現實,以前社團一律福建話,現也多了不少廣東話跟普通話了。

但總體上,福建話在香港的傳承感覺比福建老家還福建!有時候在廈門跟朋友聊發現,一些孩子居然都不懂家鄉話了,而這也是網上一直十分熱門的話題,有的表示學校不讓說,有的表示都是普通話的天下了,沒必要說。

正如香港也在吵得不可開交的普通話教中文,廣東話就會消失嗎?一直居于熱門話題的榜首,其實,文化傳承很重要,正如香港的福建人一樣,在廣東話的天下,福建話還不是一樣生存著,傳承語言,家庭教育很重要!

老照片:女子八九歲就嫁人,最后一張是地主剛領回的小妾
2023/03/27
晚清中國的真實照片:這才是「真實的大清」,別被電視劇忽悠了。
2023/03/27
罕見舊照:看守紫禁城的大內侍衛,圖六在亭子里喝大茶的李蓮英
2023/03/27
AI修復清朝貴妃老照片:個個貌若鳳姐,皇帝眼觀好獨特呀!
2023/03/27
清末舊影,籮筐里的孩子餓得兩眼無神,小孩為了生計,在街上表演雜耍
2023/03/28
Ai修復清朝妃子老照片,看完后,我真佩服清朝皇帝眼光
2023/03/27
老照片:官員下鄉巡視鑼鼓喧天,地主小妾站在家門口羞羞答答
2023/03/28
真實的清朝老照片,每張照片的背后都是一段心酸的歷史記憶
2023/03/28
老照片:夫妻穿壓箱底衣服拍照留念,行酒令的青樓歌姬顏值高!
2023/03/27
1905年清朝丐幫真實影像,乞討組團,還要參加武林大會
2023/03/27
圖集
文章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