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4月1號,對不少人來說,該是印象深刻的一天。
那天晚上,整個香港的媒體都「炸鍋」了,只因大家喜愛的小哥張國榮,以一種決絕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至于張國榮的死因,至今眾說紛紜。但在張國榮八年后,向太陳嵐在接受采訪時,首次披露了當時的一些細節:
那天下午五點多,向太在開會,張國榮突然給她打了一通電話,還莫名其妙地來說了一句:你信不信我沒有抑郁癥?
向太安慰了他之后,并沒有想太多。可過了僅僅一個小時,變故就發生了。
1956年,香港知名洋服店老板張活海,迎來了他的第十個孩子。
張活海一生有過有一妻兩妾,這第十個孩子是他正妻潘玉瑤39歲所生。于是張活海給他取名張發宗,小名十仔。
這個十仔就是后來的張國榮。
孩子取好名字后,張活海便又開始了花天酒地,獨留剛生產完的潘玉瑤抱著張國榮默默垂淚。
雖然出身富裕家庭,但張國榮自小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享受父母的寵愛。幼年時期,張國榮是在外公外婆家度過的,沒有同齡玩伴,孤獨又寂寞。
張國榮小時候唯一的朋友,是一個比他小三歲名叫唐鶴德的人。
13歲那年,張國榮被父母送去國外讀書,高中畢業后,又考上了英國利茲大學,就讀紡織專業。
從這個專業就不難看出,張國榮對父親還是有著一些慕濡之心的。年少的他總想著,等我學成歸去,繼承父親的衣缽,到時候,他該對我刮目相看了吧!
然而,剛剛不過讀了一年大學,張國榮便聽聞噩耗:父親因為風流習性不改,最終在一次醉酒后癱瘓中風了。
左:張活海;右二:張國榮
張國榮被迫中斷學業,回家照顧父親。但其實張國榮上面還有6個哥哥姐姐(3個夭折),父親這次重病他原本是可以不用回來的,但張國榮還是想借此嘗試著緩和與父親之間的關系。
然而張活海因為混賬慣了,小兒子回來后,也沒給他什麼好臉色。
并且在張活海的揮霍下,其多家服裝連鎖店倒閉了。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衰,當年就沒享過福的潘玉瑤,此時更是天天受到張活海的打罵,她也因此患上了抑郁癥。
張國榮后來在接受采訪時,在媒體面前盡量表現出委婉地說:
我爸爸是一個很不盡責任的老公。
父親的所作所為,顯然給張國榮的內心留下了陰影。
因為家里不像過去那麼闊綽了,為給父親治病,張國榮被迫謀生。
在進入娛樂圈之前,他打過雜工,在街頭賣過生活用品。而改變他人生道路的時機,是在1977年。
張國榮雖然大學學的是紡織專業,但業余時間卻喜歡唱唱歌。
那年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活動預熱前,張國榮抱著試試的心態參加了這檔節目,可沒成想,并憑借《American Pie》這首歌獲得亞軍。從此張國榮正式進入歌壇。
然而,初入娛樂圈,張國榮盡管有著俊秀的外表,這條路卻也沒有走的那麼順暢。
1978年張國榮初次發表專輯《Day Dreaming》,然而早期他的歌比較不羈,觀眾似乎并不喜歡那個風格,專輯反響平平,銷量慘淡。
甚至后來舉辦演唱會時,台下的觀眾都像看小丑一樣對待他,噓聲一片。
當時和張國榮簽約的寶麗金公司,又嘗試著讓他發表粵語唱片,可沒想到銷量依然慘淡。無奈之下,寶麗就把張國榮雪藏了4年之久。
終于,到了1982年,已經坐了幾年冷板凳的張國榮同寶麗金的合約到期了,他果斷選擇跳槽,來到第二家經濟公司:華星唱片。也就是在這里,他認識了后來的經紀人兼好朋友的陳淑芬。
加入華星時,張國榮26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
張國榮的外形其實是非常優秀的,長相俊儒,很符合亞洲人的審美。于是1982年,華星為張國榮量身定做了一部電影《烈火青春》,張國榮憑借Louis一角,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并且,同年發布的粵語專輯《風繼續吹》終于爆火,直接將張國榮捧上了神壇。
之后的他在娛樂圈,可謂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事業坦順地不可思議:發歌銷量必爆,每年年底幾乎橫掃各大金曲獎項;而他拍的電影,也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和票房,比如1987年的《倩女幽魂》,至今還被奉為經典。
八九十年代,張國榮的風,甚至吹遍了亞洲各國。在日本、韓國、東南亞地區,他擁有了成批成批粉絲。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正當紅的張國榮卻于1989年突然對外宣布:我將退出歌壇。
那段時間,就有人開始懷疑,他是不是江郎才盡,所以選擇在最盛時離開歌壇?亦或是他和譚詠麟的歌壇爭霸,讓他被一些偏激的粉絲辱罵而萌生退意?
后來張國榮也曾就此事做出回應,但他的話意味深長:
「當年最紅的時候離開歌壇,很多人以為我走下坡路,其實我怕死。」
張國榮是抱著什麼的心情說出了這句話,恐怕很難知曉了,但當時香港歌壇發生的事情,絕對讓他長時間感到困苦!
不過,張國榮雖然退出了歌壇,卻似乎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拍戲上。
1990年,憑借《阿飛正傳》,已經獲得三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獎的張國榮,終于將這個獎杯實實地握在了手中。
之后的《霸王別姬》、《金枝玉葉》、《東邪西毒》等作品,更是部部都成為了經典。《霸王別姬》更是走向國際,闖入戛納電影節,收納獎項無數。
而在影視行業獲得高成就的同時,張國榮的感情生活,也顯露出不錯的苗頭。
1997年的1月4號,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將張國榮內心深處隱藏多年的情感,盡數吐露了出來。而他表白的對象,正是與他「青梅竹馬」的唐鶴德。
張國榮覺得,他們之間的「感情」,不該像見不得光的老鼠一樣,永遠只能在逼仄又潮濕的地下茍延殘喘。
但是,張國榮沒想到,這個非常人的舉動,將他推向了風口浪尖,也讓他的很多粉絲,徹底絕望了。
唐鶴德
那時,同梁朝偉合作的《春光乍泄》,張國榮憑借何寶榮一角,入圍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雖然這個獎最后由搭檔梁朝偉拿下,但對這部電影來說也是皆大歡喜。
然而,頒獎的主持人在頒獎時,卻用極為夸張的表情,調侃電影的情節:「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愛情」,并當著所有觀眾的面做出嘔吐的表情。
台下的張國榮,聽著現場觀眾放肆的笑聲,不知其心里是何感想。
而不久后,更慘痛的事情就發生了。
2003年的愚人節,曾經公然表示自己怕死的張國榮,卻從香港東方文化酒店24樓一躍而下。
死之前,他給最親近的兩個朋友各打了一通電話,第一個,便是向太陳嵐。
「你信不信,我沒有得抑郁癥,也沒有遇邪?」
當時的向太壓根沒有意識到這通電話的特殊之處。她以為張國榮就是同往常一樣打來電話,兩個人像好朋友一樣,談談最近困惑苦惱的事情。
因為向太當時還在開會,這通電話僅僅只維持了十分鐘。
會議結束后,向太正準備開車去看兒子第一次當模特的表現,但突如其來的又一通電話卻打亂了她的計劃。
電話那頭有人告訴向太:張國榮小哥,沒了。
「你胡說八道什麼?今天就是愚人節,你也不該和我開這個玩笑!」
雖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但回想到一個多小時前的那通電話,向太握的手止不住地開始顫抖。
向太后來表示,她聽聞張國榮死訊后,頓時意識到剛才那通電話不對勁,因為一個好端端的人,哪會上來第一句就跟你說「我沒有抑郁癥呢」。
而其實除了向太之外,張國榮還給另外一個人打了電話。
張國榮聯系的第二個人,是伴隨他二十多年的好友兼經紀人陳淑芬,他只跟陳淑芬說了一句話:
「淑芬,你來接我一下。」
陳淑芬去了,但是她接到的,是一具已經摔得不成型的尸體。
她怎麼都無法接受,明明前天還約自己喝咖啡的張國榮,怎麼就以這樣慘烈又悲壯的方式離開了?她到了現場后只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要讓張國榮最后能走得體面一些。
陳淑芬將自己的衣服蓋在張國榮的遺體上,這才給他的親朋好友打電話來處理后事。
等媒體聞訊趕來時,現場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因為媒體沒有拿到第一手資料,后來有不少人都表示想花高價,從陳淑芬那里買到張國榮死前的遺詔。
陳淑芬手上的確有,但是她怎麼也不肯泄露出去。
媒體吸不了張國榮的血,就只能轉移話題。緊接著出現了兩封遺書,讓局面變得更加不可控制起來。
其一:
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張國榮的心理醫生),你一年來好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唐,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無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但看過手寫稿的人,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字體是簡體的。
試問,一個在香港出生長大的人,為何臨終前的遺書,卻要用簡體字寫?所以這封遺書,眾人評判,該是假的。
第二封遺書,內容大概是張國榮身邊出現另一個男性,這名男性和唐鶴德,他糾結要選誰。
但這一封,經過分析,不少人同樣覺得該是有人為博人眼球而杜撰的。
因為出現在張國榮葬禮上的唐鶴德,一夜之間就老了好幾歲,悲傷過度,以至于走路都需要人攙扶。談到所謂的張國榮情感上出軌,他更是言辭肯定,自己同哥哥之間的感情很穩定,絕對不存在第三者之說。
張國榮因何而死,似乎成為了永遠的秘密。
但我們再來看看,他身前對向太打電話說的那句話。「沒有抑郁癥,沒有遇邪。」
當時的向太表示愿意相信張國榮是沒有患抑郁癥的。
然而,多年后,面對魯豫采訪時,已經頭髮花白的陳淑芬卻紅著眼眶道:
「我到現在都沒辦法接受,失去了這麼一個朋友。我對抑郁癥不了解,只能盡量去跟他聊天,但當時梅艷芳和張學友都在走巡演,我能給張國榮的時間不多,我沒想到他會病的那麼嚴重....」
陳淑芬這句話表示,張國榮會做出那樣極端的選擇,就是因為抑郁癥。長期同抑郁癥做抗爭,內心的那根弦在徹底繃不住的情況下,便只剩下了斷裂這一個結果。
只是身為抑郁癥患者本人,張國榮并不承認這一點罷了。
如今,張國榮已經去世將近20年,但他似乎一直沒離開過我們。每年的四月一號,有不少明星,也有不少他曾經的粉絲,都會用各自的方式祭奠他。
因為他曾安慰過在新人期被人砸蛋糕的利智,他曾為出過交通事故的張柏芝奉上自己戴了多年的護身符,他曾為喜歡自己的粉絲特意開了一家憑演唱會票根,就能進去免費喝咖啡的咖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