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末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那個黑暗年代,一個柔弱女子能夠解決溫飽都成問題。但作為晚清第一名伶的楊翠喜出生貧寒,卻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她憑借自己的容貌、姿色以及才藝出入于上流社會,令無數人垂涎欲滴。有的男人真心喜歡她,有的男人只是利用她,有的男人想讓她成為自己身邊的「金絲雀」,她的一生與當時的數位權貴人物產生了交集,甚至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清末時局的發展。
晚清名伶楊翠喜
1890年左右,直隸北通州的一戶貧窮人家誕生了一個女嬰,由于家里生活困難,為了養活哥哥姐姐,家里人只好把女孩賣給了鎮上的大戶楊氏。楊氏為女孩取名為楊翠喜,楊氏希望以后通過楊翠喜賣唱賺錢,因此她從小就被楊氏安排拜師學藝。楊翠喜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她習曲學藝特別認真,經常得到師傅的夸獎,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經過十幾年的勤學苦練,演唱戲曲時楊翠喜一開口能傾倒爺孫幾代,風靡數個王朝,聽者驚嘆道:這哪是人間音響,分明是域外天籟!《梵王宮》、《紅梅閣》被楊翠喜演唱得出神入化,如臨其境,成為她的經典之作。
不得不提的是,「女大十八變」,從小五官端正的楊翠喜長大后如花似玉,明艷動人。許多風流才子、公子哥對傾國傾城的楊翠喜垂涎欲滴,不少人都想盡辦法一睹楊翠喜芳容。
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鐘。楊翠喜第一次登台是在天津的協盛園,當時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觀眾被她攝人心魄的嗓音所征服,隨后整個天津城頓時沸騰了,大街小巷人們討論她的美貌與嗓音。此后,楊翠喜成為天津赫赫有名的當紅明星,每當楊翠喜登台獻藝時,豪門子弟的公子哥在台下成群結隊守候著,只為博美人的回眸一笑。
端莊優雅的楊翠喜,雖然是黑白老照片,但依然能看出她的古典美
成名之后的楊翠喜在天津城紅得發紫,周圍時常有萬人簇擁追捧。此時,有一位風流才子也在默默關注著她,他就是李叔同。
李叔同是近代著名的音樂家,他出生于富貴之家,父親李世珍曾是清朝的吏部主事,后李時珍辭去官職繼承家中的鹽業與銀錢業,經數年辛苦經營,李家成為天津的巨富。作為富二代的李叔同生性灑脫,敢愛敢恨,平時也喜愛音律,經常去戲館喝茶聽戲。
一次李叔同在天仙園看戲時被台上楊翠喜的姿色和優美的音律所傾倒,并對她產生了好感。聽完戲回到家后,李叔同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她,希望能盡快再次見到意中人,就這樣李叔同逐漸對楊翠喜著了迷,并對她展開了瘋狂追求。
李叔同每天都去戲院捧楊翠喜的場,但他與其他公子哥不同,那些花心的公子哥眼中充滿了貪欲,希望肆無忌憚地占有她。而李叔同只是在台下靜靜地注視楊翠喜,默默欣賞她的美,能與心愛的人眼睛對視一次,他就心滿意足,狂喜萬分。
時間一長,楊翠喜也注意到了每天都來看自己演出的李叔同,她察覺到了李叔同的熱情、沉著以及清純,平日里對那些追求自己、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她懶得看一眼,但對于李叔同卻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感覺,這種感覺深深吸引著她。情竇初開的楊翠喜從沒有談過戀愛,難道這就是一見鐘情,她心里時不時地冒出這種想法。
戲中的楊翠喜
「小姐,外面有位公子求見!」一日剛唱完戲正在卸妝的楊翠喜聽到侍女來報。
「不見!去跟他說,本小姐身體不舒服,讓她改日再來!」每天追求楊翠喜并要見她的人實在太多了,面對丫鬟的通報,楊翠喜連想都沒有想,直接脫口而出。
「在下李叔同,冒昧打擾,還請小姐見諒!」一個洪亮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楊翠喜心里一驚,是他,原來是他來了,隨后楊翠喜轉驚為喜,平日的期待轉成了現實,楊翠喜急忙命下人將李叔同邀請進了房間。在李叔同剛進門的那一瞬間,楊翠喜臉刷的一下變紅了,心里像揣著一只小兔,嘭嘭直跳,那一日他們相談甚歡,像許久未見的戀人,有千言萬語要向對方訴說。
從此兩人經常約會,每天晚上戲曲散場之后,李叔同都要把楊翠喜送回家中,他對初戀情人傾注了全部的愛意。而且,兩人時常切磋曲藝,李叔同對楊翠喜的唱腔和舞步進行毫無保留地指導,不斷提升她的藝術修養,有了才子的悉心相助,楊翠喜演唱實力與日俱增。
這段期間李叔同在生活和情感上對楊翠喜的陪伴與呵護,成為楊翠喜一生最幸福的時光。「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李叔同與楊翠喜兩情相悅,禪意綿綿,兩人暢想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走進婚姻的殿堂,生兒育女,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后剃度為僧,號弘一,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奈何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后來李叔同受維新運動牽連,為避禍保命,他只能和家人移居到上海的租界,由于交通通信不便,他與楊翠喜一度失去聯系。
在李叔同離開不在身邊的日子,楊翠喜內心是焦慮不安的,她急切地盼望愛人回到身邊。就在這時,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楊翠喜平靜的生活,他就是段芝貴。
段芝貴是袁世凱的心腹,當時擔任天津巡警道一職。要說段芝貴,此人能力確實一般,但為了自己能夠飛黃騰達,謀取私利,擅長使用美人計來達到目的,天津巡警道一職就是他通過向袁世凱進貢美女來換來的。當段芝貴聽說楊翠喜長著一副美若天仙的容貌時,他覺得有必要拿下楊翠喜以供今后使用。
于是段芝貴利用手中的權力對楊家進行威逼利誘,說要出一萬兩白銀為楊翠喜贖身,倘若不答應,楊家將面臨著牢獄之災。胳膊擰不過大腿,楊家不敢招惹袁世凱身邊的紅人,只能硬著頭皮答應。段芝貴一萬兩白銀被送到楊府后,楊翠喜成為段芝貴手中任人擺布的「一張牌」。
令段芝貴沒有想到的是,不久機會果然來了。慈禧太后身邊的寵臣慶親王奕劻的大兒子載振久聞楊翠喜的美貌,希望納楊翠喜為妾,但被楊翠喜當場拒絕,這成為載振心中的一大心病。后來段芝貴得知這一消息后,當天晚上將楊翠喜送到了載振府邸并說明了情況,令時任農工商部尚書的載振非常高興,載振隨即在父親奕劻面前為段芝貴美言了幾句。沒過幾天,朝廷下旨升任段芝貴為黑龍江巡撫。
段芝貴,袁世凱心腹,北洋武備學堂畢業。歷任陸軍第三鎮統制、湖廣總督等。民國成立,任駐京總司令
前面講到段芝貴本來就是袁世凱的心腹,此次他被任命為黑龍江巡撫消息傳出后,有人提醒慈禧天后,東三省封疆大吏全是袁世凱的心腹,小心尾大不掉,難以控制,慈禧認為言之有理。看出慈禧太后心思的御史趙啟霖挖出了段芝貴升職的內幕,并上書彈劾段芝貴等人。慈禧下令醇親王載灃和孫家鼐盡快查辦。
載振密謀袁世凱,讓袁世凱想辦法將楊翠喜連夜從府邸中接走。隨后袁世凱把楊翠喜安排到了天津富商王益孫家里,并強迫王益孫簽署了花3500兩白銀購買楊翠喜作為小妾的契約。當醇親王載灃和孫家鼐來到王益孫家中調查時,王益孫把已經準備好的所有「材料」交給了欽差大臣。醇親王載灃和孫家鼐未查出表現問題,其實他們倆明白幕后主使是袁世凱,由于畏懼袁世凱勢力,他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最后向慈禧太后匯報:楊翠喜是王益孫花錢贖買的妾,與載振無關。
楊翠喜與慶密親王愛新覺羅·奕劻長子載振,1906年,清政府機構改革,成立農工商部,任大臣。
雖然袁世凱很好的解決了楊翠喜的案子,但段芝貴到手的黑龍江巡撫職位「飛」了,正在赴任路上的他只悻悻地返回天津;載振受楊翠喜案件影響也引咎辭職,賦閑在家;唯一得到好處的是富商王益孫,他平白無故娶了一個國色天香的小妾,心里高興壞了。
待李叔同返回天津,伊人不在,物是人非,曾經那個喊自己阿哥,天真活潑爛漫的阿妹已入他人懷中,自己卻不能救愛人于水火,悲痛不已的李叔同看破紅塵,后剃度出家,專心研究佛法,終成一代大師——弘一法師。
在王益孫得到楊翠喜之前,他曾經追求過楊翠喜,但那時的楊翠喜非常高冷,并未搭理自己。如今機緣巧合抱得美人歸,王益孫別提對楊翠喜有多疼愛,他知道楊翠喜的姿色,為避免給外人可趁之機,王益孫特地為楊翠喜建了一座小樓,讓她吃住在里面,并為她配了侍女,不允許楊翠喜離開小樓半步。
后來楊翠喜得知了「楊翠喜案件」得整個來龍去脈,她明白了自己只不過是權貴們用來進行權錢交易的工具,而且得知深愛自己的李叔同已娶妻生子,她心灰意冷,對早年期待的幸福美好生活不再抱有希望。
王益孫為楊翠喜修建的小樓
楊翠喜在小樓中的日子平庸而無趣,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袁世凱已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而段芝貴也成為了陸軍的將軍。「與其默默被囚禁,不如去爭取自己華麗的生活。」此時楊翠喜正是充滿活力的[少.婦],她不愿在小樓中虛度光陰,于是她想辦法逃出了王益孫的高寨大院,來到北京找到了段芝貴。
憑借著楊翠喜絕色容貌和高超的演技,段芝貴自然被折服,她在段芝貴身邊混得風生水起。段芝貴為了體現對楊翠喜的寵愛,甚至不惜放下手頭的重要工作,陪楊翠喜逛街、打球、玩牌等。楊翠喜似乎已經完全放飛了自我,她除了深得段芝貴寵愛外,也取得了袁世凱的信任。楊翠喜可以自由進出袁世凱的寢宮,并與袁世凱的妻妾們打成一片,經常和她們聊天到晚上,房間里還時不時地傳出歡快的笑聲。
后來段芝貴協助袁世凱稱帝,楊翠喜利用自己登台演出的機會和在觀眾中的人氣,不斷宣傳袁世凱的「德行」,為他歌功頌德。楊翠喜不竭余力地為袁世凱的稱帝活動忙前忙后,期望成為輔助袁世凱登上皇上寶座的大功臣。
袁世凱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楊翠喜押寶失敗,袁世凱僅當了83天的皇帝便宣告失敗,段芝貴在關鍵時刻未能挺身而出幫助袁世凱。袁世凱死后,段芝貴不久離開北京,這次他并沒有帶上楊翠喜,楊翠喜也被拋棄了。樹倒猢猻散,由于在袁世凱稱帝過程中楊翠喜的態度及她與袁世凱之間的親密關系,周圍的人都開始厭惡她,她不在是以前被人追捧的「當紅明星」,就像是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厭而遠之,她自己孤獨而寂寞的活著,直至死去。
楊翠喜與李叔同是真心相愛的,在楊翠喜被段芝貴贖買之前,她與李叔同的愛情盡管遇到了來自李家長輩的阻撓(名門世家豈能與戲子結婚),但性情上不拘一格的李叔同有可能突破封建傳統的思想牢籠,或許兩人能成就美好的一段姻緣。但段芝貴的橫刀殺出將本有可能幸福的一對鴛鴦所拆散了,自楊翠喜被送入農工商部大臣載振的府邸后,李叔同與楊翠喜之間的情感出現了不可逆變化,李叔同明白自己的戀人已成為了權力斗爭中的犧牲品,無權無勢的他無能為力,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對于楊翠喜來說,她也是很悲哀的,作為一名戲子,她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權貴們的出現打碎了她對美好人生的向往,她就像一朵浮萍,需要找到生活的寄托和靠山。經歷了磨難和變故后的她或許已看透了生活,開始放縱自己,開始享受生活,這也許是后來她與段芝貴、袁世凱打成一片的原因。受眼界及格局所限,楊翠喜選擇了幫助袁世凱稱帝,落得了人人嫌棄。 她年輕時曾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享受萬人追捧,在歷經歲月的戲弄后,最終以孤獨落寞收場。她的浮沉不禁令人百感交集,從她身上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獲得不一樣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