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十余幅大清朝時期的黑白相片,一窺歷史真相!這些畫面雖然平凡,但卻將歷史拉得更近,讓我們共同體會百年之前發生的事情和人。有嬉戲的小孩,有笑容可掬的縣令;有駱駝的隊伍,也有長城,很少有人去。「親眼所見,耳聞為真!」
晚清時,孩童在街上嬉戲,臉上天真的微笑仍讓人心生觸動。清朝末年,清朝社會動蕩,人民生活困頓。苦難是如此的沉重,或許只有孩子們才會感覺不到人生的壓力。沒有什麼娛樂,只要有一款游戲,就能讓人沉迷。
木匠用一把大鋸把木頭劈成兩半,自古以來,這都是一門技術活。房屋,傢俱,甚至是今天的裝潢,都與它密不可分。手藝好的木匠能做出令人贊嘆的工作,這可是一份永不丟掉的工作。
縣太爺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他端坐在椅子上,頭上戴著一頂尖頂的帽子,身上穿著一件夏天的休閑服裝。一臉的慈祥,身為一方之主,能為一方百姓造福,留下好名聲,這是他為官之路上的追求。可更多的,卻是讓人聞風喪膽。
一個小孩拿著一只清朝的萬花筒,看得津津有味。但大人們更在意的是那個巨大的攝像頭。雖然鴉片戰爭后,這種東西已經傳到了中國,但還是有不少人害怕的,生怕一捏就會魂飛魄散。
北京的滿族人家,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她的頭髮很漂亮,頭上有一對巨大的翅膀,看起來很漂亮。男人的家庭條件很好,他的兒子也很精神。在那個時代,這種家族確實讓人羨慕。
這兩個女人,都是大家閨秀,身份高貴,風姿綽約。二人四目相對,都是一張漂亮的瓜子臉。原配都是名正言順的,在小妾們的心目中,那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一支駝隊緩緩的從古老的城門中走了出來,駝隊在北京是一處很有名的景點。他們從北方帶來了許多生活用品。夕陽西下,商隊在城門外等候,一直到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才進入城內。
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人,正在家里撿著屎,雖然已經是半死不活的人了。因為那時的農作物都是用各種各樣的肥料,有些是用來燒火的,有些是用來賣錢的。人生的艱辛,可想而知。
十三陵的牌坊,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清政府在清政府入侵后,對其進行了維護,并由政府出資修繕,并派遣專門人員負責守衛。清朝末年,十三陵也沒人看守,可見來往的商人。
長城,是個旅游景點,「不登長城,不成英雄」。可如今,長城上,卻是一片荒涼。令人驚訝的是,長城上,居然有三位滿族人登上了長城,看著眼前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