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多間著名食府,但一提「富豪飯堂」,大家或會想起香港過江龍粵菜餐廳「福臨門」,既是米其林推介餐飲店,也曾入選「亞洲50最佳食府」排名最高的中菜館,與因李嘉誠、劉鑾雄等是他家常客,被譽為最有名的香港「富豪飯堂」之一。
遺憾的是,福臨門后人不光因內訌爭產對簿公堂,也因第三代走上敗家路私人欠債9億;近日,福臨門酒家等公司遭中信銀行國際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追討逾2090萬港元。
香港「富豪飯堂」福臨門酒家等被起訴追討逾2090萬
福臨門酒家第二代「五哥」徐沛鈞((右)與「七哥」徐維均(左)
據香港經濟通4月24日消息,有香港「富豪飯堂」之譽,香港知名過江龍粵菜餐廳「福臨門」的經營公司昶華有限公司,遭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追討逾2090萬港元。
據了解,原告方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呈請訴狀稱,被告為福臨門第二代掌門人、兄弟老五的徐沛鈞名下的昶華有限公司(Coqueen Company Limited)、福臨門(九龍)酒家有限公司、福臨門酒家有限公司、國福樓(香港)有限公司、徐沛鈞(Chui Pui Kun)、徐沛鈞的女兒徐淑華(Chui Shuk Wah Janet)、徐沛鈞的母親徐陳愛蓮(Chui Chan Oi Lin Eileen)。
入稟狀指出,原告于2020年9月向昶華有限公司借出8950萬港元,并由被告其余方作為擔保人,但到今年4月,原告透過律師去信向各被告追討還款未果,故而起訴要求還清余款共涉逾2090港元,并須承擔利息及訴訟費。
福臨門酒家
說起知名「富豪飯堂」福臨門,香港人并不陌生,以前,像李嘉誠、李兆基的生日筵席,還有如女明星李嘉欣的喜酒,都是他家辦的,像富豪劉鑾雄更是他家的常客。
香港是「美食之都」,也是富豪集聚之地,能叫得上「富豪飯堂」的,自然是與富豪相生相捧的高級餐廳。毫無疑問,這里的菜色是夠高貴的,客人也是夠有錢的,而且是頻繁出入的。
據說,「富豪飯堂」之詞,是「狗仔隊」叫起來的。因為如福臨門酒家是富豪們經常出入的地方,也成了「狗仔隊」盯梢駐點之所。作為香港最有名的過江龍粵菜餐廳,福臨門的脆皮雞、燕窩、魚翅與荷葉糯米飯等,都是「看家名菜」;至于「原只鮑魚酥」、「黑松露野菌素包」等廣式點心,更讓人驚嘆其精致、回味無窮。
令人唏噓不已的是,即便有那麼多富豪捧場,福臨門后人多年來因內訌爭產對簿公堂,其第三代也因敗家欠債3億港元,與此同時,盛名一時的福臨門后人,如今連2090萬港元貸款也還不起了。
香港「富豪飯堂」福臨門第三代徐德強走上敗家路
福臨門創辦人徐福全和兩個兒子徐沛鈞、徐維均(圖來源「東周網」)
2012年12月,在福臨門酒家邁向60周年之際,傳出福臨門第二代掌舵人徐沛鈞與徐維均的股權之爭有望和解,在外人看來,這可能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創業難,守業更難,很多人無法掙脫「富不過三代」魔咒。時隔10余年后,被譽為香港「富豪飯堂」福臨門家族后代的傳承路不但坎坷,福臨門也是由盛轉衰,其教訓引人警醒。
福臨門酒家,不僅是李嘉誠、劉鑾雄等富豪們常出入的飯堂,成為座上賓的還有謝賢、劉嘉玲、李嘉欣等娛樂界名人。人稱「大劉」的香港富豪劉鑾雄曾說:「我如果不在家吃飯,就是在福臨門吃飯。」作為香港歷史悠久的城中名店,它記錄了數代港人的口味,也見證了香港幾十年的風云變幻、潮起潮落。
福臨門酒家,誕生于1948年,迄今已有75年歷史。除了香港,「亞洲糖王」郭鶴年先生曾與其家族二代、「七哥」徐維均合作,于2004年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酒店內,開辦了其內地第一家福臨門店。福臨門創辦人徐福全,生于1908年,祖籍廣東,他在14歲時就到食肆幫廚,勤學苦練的他,後來成了一位前清官員家里的廚師。
輾轉到香港后,因為其精湛廚藝,他成了香港開埠后的首富——何東家族的主廚,也因為他擅長精致而美味的粵菜,到何東家族作客的嘉賓,都贊不絕口。算帶提及,「賭王」何鴻燊,就是何東侄孫。
福臨門家族三代
1948年,獨立門戶的徐福全,創辦「福記」,為主顧們提供上門承辦宴席的生意。也因此他此前是老東家何東家族的主廚,深受各家富豪的喜愛。到了1953年,他把「福記」更名為「福臨門」,取中國傳統文化「福到家」之意。
1972年,徐福全在灣仔的莊士敦道,開辦了首間門店「福臨門酒樓」,后又于1977年于尖沙咀開設第二間門店。
1977年,徐福全去世,福臨門就交由其第五子徐沛鈞、第七子徐維均共同管理。徐福全有三房太太,子女眾多,徐沛鈞、徐維均初始接棒時,二兄弟「協作分工」,「五哥」徐沛鈞除了擔任持牌人,也兼任會計等內務,「七哥」徐維均則負責廚房及控制食品品質,二兄弟把福臨門生意推向鼎盛期,而且還向海外拓展。
時光如梭,隨著福臨門業務規模拓展,加上家族第三代開始邁入前台,二兄弟也為誰為接班人而爭拗,后又因股權對簿公堂,家族內訌,自然也會影響福臨門經營運作。
「五哥」徐沛鈞和「七哥」徐維均聯手打理福臨門的「蜜月期」結束了,2007年時,兩人矛盾就開始浮現,多年來一直大局為重、共同奮斗的情景,變得一去不復返。此前,福臨門不光把業務由香港拓展到上海、深圳等地,連日本等開了四家店,其中一家是設在名古屋的豐田汽車總部內。
起初,是「七哥」徐維均自行發展香港以外的家族生意,并指派其一對兒女徐德耀、徐淑敏負責,後來是「五哥」徐沛鈞在內地搶注「福臨門」商標,又把其子徐德強引入董事會,為兄弟內訌埋下未爆彈。
「五哥」徐沛鈞(右)和「七哥」徐維均
2009年,「五哥」徐沛鈞入稟法院,指控「七哥」徐維均向福臨門股東發出3封誹謗性信件,除此外,兩兄弟也因福臨門物業買賣問題發生爭執。
從那時起,兄弟倆你告我、我告你,要求徹查福臨門賬目,以及對方持股情況,而且兩方都提出收購對方股權的要求,這就是有名的福臨門股權之爭。
當時,徐沛鈞曾對外界說,小時候他們兄弟姐妹7人,連同其父親和他的三位妻妾,一家人同住中環鴨巴街一層唐樓里,雖然三房共處一屋,但上下十分融洽,他與七弟徐維均是同房親兄弟,感情很深,怎麼會想到兄弟反目、甚至會鬧到對簿公堂?!
資料顯示,據當年香港注冊處信息,「五哥」徐沛鈞旗下的「昶華有限公司」和「七哥」徐維均旗下的「徐維均投資有限公司」,各自持有福臨門45%的股權,剩下的10%股權則是他們四位同父異母的姊妹持有。當年,創辦人徐福全如此分配,也是希望二個兒子能互補所長,在股權結構上也互為制衡,免于分拆。
順帶提及,「五哥」徐沛鈞曾就讀于皇仁書院,畢業后曾在外擔任會計,而「七哥」徐維均的個性與乃父徐福全一樣的火爆脾氣,不喜歡讀書的他,14歲就到酒樓幫廚,徐福全培養二人接班,也是希望「一文一武」,各取所長,同撐家業。
三年股權之爭后,到了2011年時,福臨門的資產加上商標價值市值超過了8億港元。轉到2012年11月27日香港高等法院聆訊時,因為兩兄弟愿意就事件和解,且雙方律師也同意以至少8億港元作為底價、且「價高者得」自家人競價方式來處理股權糾紛,終于迎來轉折。
2013年,福臨門股爭塵埃落定,「五哥」徐沛鈞得到福臨門二代掌門人大位,位于灣仔的起家店和尖沙咀的第二間店由其繼續經營,「七哥」徐維均除了出讓股權,也離開此兩間店。後來,「七哥」徐維均開了「家全七福」另一家粵菜品牌,也因為這位昔日大將的離去,福臨門酒家也開始走上了下行路。
「五哥」徐沛鈞之子,福臨門第三代傳人徐德強
昔日福臨門鼎盛時,富豪登門,食客爆滿,年營業額以億計數,到了「五哥」徐沛鈞之子、現年54歲的福臨門第三代傳人徐德強這里,不單經營日漸衰微,近年來頻頻被債主上門催討。
2021年4月,徐德強在法院破產聆訊前,曾與一干債主舉行債務重組會議,不但令他私人欠債高達9億港元曝光,還傳出光是債主名單就有超七十人。曾主持債務重組會議的「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代表透露,徐德強的債務已從原來的6.1億多港元,大增五成至逾9億港元之多,而且此間增加的債務,是來自其家人。
據港媒報道,債主們因不滿每欠款100元僅可收回3元的方案,就發誓要上訴交由法律裁決。由于多年投資幾乎是「有去無回」虧損,徐德強早已將祖父及父輩創下的福臨門基業,拱手他人,他和家人也被剔出公司管理層,僅是無權過問日常業務的小股東。
十年前把股權買給「五哥」徐沛鈞的「七哥」徐維均,氣得對媒體說:「搞衰祖業,對唔住祖先!」
順帶提起,「七哥」徐維均創立的「家全七福」,在上海已獲米其林2017一星,而同年「福臨門」被摘星,直到三年后才重獲米其林一星。疫情三年,福臨門經營也受沖擊,加上創始家族第三代傳人徐德強私人官司纏身,對企業品牌形象也會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