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組照片,全部攝影于1921年,拍攝者是一個來華的外國攝影師。這時的清朝已經滅亡10年,但是當時的國民依然保留有很多清朝遺留下來的習俗和裝束,看起來感覺怪怪的。
這些照片完整地展現了當時的中國有多麼的窮困,滿清倒台并沒有讓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安寧,軍閥混戰,列強環伺卻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照片中的這個女人挑著她的貨物在街邊售賣,而她的貨物就是甘蔗,雖然她很清瘦,但是她臉上的表情依然顯得自信,也許這是她唯一剩下的東西。
從照片中的三個小朋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雖然滿清已經滅亡10年了,而最左邊的小孩依然保留著清朝的髮型,不過前額處也長起來了,看來是知道滿清不會回來了。而他的年紀看起來也不足10歲,繼續保留滿清的髮型和裝束,看來是他的父母認為滿清是會滿血復活的,不過他的父母錯了,也幸好他的父母錯了,這是我唯一不愿意生活的王朝。
照片中的男人正在將家養的鵝送往上海的牲畜集市,遠處已經可以看到鐘樓和小洋樓,看來西方文明已經在上海進駐了。
照片中這個黑黝黝的人,看他高高的鼻梁和面相,看起來并不是中國人,不過他的工作卻是代寫書信,如果是外國人的話,是不會做這種工作的,不過他常年在外擺攤,所以此人本身皮膚就很黝黑,經過上色后就顯得更加黑了。
一個乞丐挑著自己的孩子在街上乞討,看他也并不是瘦弱之人,孩子的臉上也還有肉,估計是剛剛遭遇不幸不久,哎~
照片中的女人正在織布,她和背后的女人都是裹了小腳的女人,被裹足的女人不能長時間站立也不能走遠,是封建社會的一種陋習。
這個獨輪車夫剛剛從市場里出來,他剛剛才將他的貨物銷售進市場里,剛剛歇息下來就被抓拍到這張照片,這輛獨輪車就是他養活一家的工具。
照片中的男人正在修理雨傘,不過雨傘的形狀已經發生了改變,我國古時用的傘是油紙傘,好看又實用,我覺得無論從藝術層面還是實用層面一點也不比這種洋傘差。隨著後來的自動雨傘和折疊雨傘的興起,我國的油紙傘逐漸更加沒有市場了,現在基本上已經成為拍照的道具了。
這個行當還真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沒什麼區別,賣豆腐腦都是挑肩的,他看著外國人的照相機也是好奇,但要養家的他卻沒辦法停下來駐足觀看,拍照時此人正要離去。
照片中的三個女人都是逃荒的難民,我們剛才說過,纏足的女人是走不了多遠的,而這三個女人都是纏足的,卻因為逃荒的關系不得不走很遠,不知道她們在路上遭遇了什麼,真是讓人心酸。
一個男人將劍插進自己的嘴里,這把劍看樣子并不是伸縮的,能夠這樣吞進去看來是有真功夫的。
照片中賣藝的兩人不知是父子關系還是師徒關系,攝影師與他們語言不通也無法詢問,這個表演看起來非常之危險,稍有不慎就會被牛尾刀穿腸而過。
那時候可沒有專門的美發商店,理發就是在街頭,理發的工具就一個,剃刀,所以這時候這種職業不叫理發師,而叫剃頭匠。
照片特地備注了這兩人是村夫,兩人穿著簡陋的冬裝,上身雖然看起來沒有什麼補丁但褲子和鞋履看起來卻非常簡陋,也正如照片的備注一樣,兩人只是普通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