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70年代末,港片陷入低潮。
傳統粵語片失去市場,功夫武俠片落入窠臼,套路乏善可陳,逐漸僵化。
70年代末的功夫片
于是,以洪金寶為首的最早一批武打演員及時轉移目標。
開創了 「功夫+喜劇+恐怖」的靈幻功夫片,一時風起云涌,名聲大噪。
1982年的洪金寶
而這陣獨屬香港的恐怖浪潮,也開始了它長達30年的翻涌。
1980年, 由洪金寶執導, 林正英,午馬,洪金寶主演的電影 《鬼打鬼》上映。
這部最早的靈幻功夫片匯集了日后香港鬼片幾乎所有的大咖。
.28歲的林正英和27歲的鐘發在片中初露頭角,意氣風發。
整部電影基于中國傳統的倫理故事,結合了武打,喜劇,恐怖,奇幻等眾多元素。
在糅雜交融之下,迸發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 「邪典」氣質。
祠堂斗尸,客棧斗法,紅孩兒大戰呂洞賓等等充滿想象力的設計,使得該片在當時異常成功。
《鬼打鬼》的出現,奠定了往后十年香港恐怖喜劇的基本模式,更影響了后世無數的鬼片。
同時也一把帶火了「茅山道士」這個關鍵詞。
嘗到甜頭的洪金寶,帶著他的電影團隊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趁熱打鐵拍攝了 《人嚇人》《人嚇鬼》兩部電影,均獲得不俗的評價。
在 1980—1985年這段時間里,除了《鬼打鬼》三部曲之外,還有另一眾高分佳作:
例如 《兇榜》《地獄無門》《人蛇大戰》《邪》《魔胎》《山狗》等等。
這些電影跳出了喜劇片和武打片的圈套,將純粹的恐懼生根發芽,開山鑿路。
林正英,香港影壇的傳奇人物,僵尸片的開山祖師。
1984年,洪金寶急流勇退,在拍完《人嚇鬼》之后將重心轉移到了幕后制作上。
就此,靈幻功夫片的大旗正式交到了林正英的手上。
1985年,由 劉觀偉執導, 林正英,錢小豪,許冠英,樓南光主演的 《僵尸先生》問世。
這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作品,卻一飛沖天拿下了2000萬港幣,4600萬台幣的票房,位列當年本土票房榜第七。
由此開始,這位留著一字眉,小胡子,身著黃袍道服,一身正氣的男人成為往后30多年來所有影迷心目中最有 「安全感」的人。
再說說電影,依舊是以拿手的民間故事,奇聞異事作為基調。
鋪上 道士,法事,清朝僵尸,愛情故事,搞笑插曲為佐料,燴出一鍋無與倫比的世紀神作。
年輕無敵的錢小豪搭配古靈精怪的許冠英爆出笑料不斷,成熟穩重的林正英師傅總是給他們制造出的麻煩善后。
而片中的種種傳統元素作為道具細節被放大: 紙、筆、墨、刀、劍,雞血、糯米。
有了《僵尸先生》開路,在接下來的數年中, 「道士斗僵尸」成為了香港恐怖電影的主流題材。
以至于后來登場的 《僵尸家族》《靈幻先生》《一眉道人》《僵尸叔叔》《僵尸至尊》《驅魔道長》等等十幾部電影都是一脈相承的類型。
可總的來說,僵尸靈幻片的興起只不過是功夫片的借尸還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