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這麼兩個選項擺在你面前:
A: 一線都市,有份體面的工作, 工資豐厚,但每天都 被工作填滿,只有周末能喘息;
B: 鄉郊村莊,有份自在的工作, 工資微薄,可每天 有充裕的時間 做自己想做的。
你會選A還是B ?
來自香港的三秒,選擇了一條和常人不同的路。
三秒(Samuel)是一個土生土長的80后港男。
他現在和女友小燕一起住在 大嶼山番鬼塘村。
大嶼山島是香港最大的島嶼,比香港島還要大一倍。
由于過去交通不便、遠離香港市區,致使不少土地未開發,人煙稀少。
但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讓這里成了香港的一隅世外桃源。
大嶼山風光
6年前的三秒,還是一個 在香港鬧市租著劏房,天天996的平面設計師。
某個 加班到凌晨12點半的夜晚,他在公司樓下等出租車時候,突然 被路過的警察查身份證。
那天 恰巧也是他的生日。
三秒的心里突然生出一個疑問: 為什麼我會這麼慘呢,我的生活不該是這樣的。
三秒之前去過澳洲working hoilday,回到香港以后,他非常向往在澳洲騎著單車露營的生活。
于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辭掉工作,搬到香港偏僻的村莊居住!
2018年,三秒就搬到了大嶼山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現在這間位于番鬼塘村的村屋,已經是他在大嶼山住過的第四個房子了。
因為早年有不少荷蘭人來香港經商時居住于此,加上附近有很多水塘。
所以當地人都叫這里為番鬼塘村。
村子很小,現在也只有30多個人住在這里。
剛剛找到這棟老房子時 ,周邊都長滿了雜草,里面到處都是老鼠屎和蜘蛛網。
但三秒卻對這間充滿歷史感的舊房子充滿了興趣。
雖然因為年久失修、沒有住人,這兒顯得有些破敗。
可房屋的整體結構,包括瓦片和木制橫梁都很美。
租下這間房子以后,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清理成現在的樣子。
整間房子沒有空調,沒有電視。
但是這種老式的傳統吊扇對房子的對流通風很有幫助。
即使是夏天,也非常涼爽。
冬天的時候,三秒就用街坊們送來的火爐燒柴取暖。
靠山吃山,在滿山遍野拾取的木材成為了他取之不盡的燃料。
現在,三秒將這間房子變成了一間近百平的工作室和生活空間。
他在這里成立了一間 「大嶼文化工作室」 , 將和大嶼山有關的文物和生活用品都收集保存起來。
文化工作室的收入有限。
在香港這個隨便吃碗云吞面都要30港幣的地方, 三秒和女友每月各自的平均收入只有5、6千港幣。
但好在村屋很便宜,他倆每人的月房租支出不到3000港幣。
和市區一個人花8000港幣卻只能租到小小的劏房對比,性價比極高。
三秒現在和女友一直貫徹低消費、低物欲的生活模式。
大部分的時間,他們都是自己做飯吃。
他倆在菜園種了很多蔬果,街坊們也會經常分享食材給他們。
連面包披薩都是自己用面粉做出來的。
每天只需要30-50元,就可以解決三餐。
整間房子里面,只有這張紅色沙發是用錢買的。
其他的傢俱用品,要麼是 回收舊物改造,要麼就是街坊鄰居不要的二手貨。
三秒非常擅長變廢為寶。
比如這張茶幾,是用街坊家不要的海棠玻璃、床板和床腳拼湊而成。
屋子里最矚目的大木桌,是由街坊家的門改造來的。
這道門本該被送到廢品回收站, 三秒卻覺得非常有靈魂,丟掉的話實在太可惜了。
門制成的桌子,還另有玄機,一打開,里面是一張香港大嶼山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