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視頻
旧时光
    
老照片:七十年前的香港記憶,形形色色眾生相,叮叮車滿街跑
2022/11/15

叮叮(又叫雙層有軌電車)車行駛的路線是香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途徑西環、上環、中環、灣仔。..太古、筲箕灣及維多利亞港沿岸,這種全世界只有香港島才有的交通工具,實際上是一種雙層有軌電車,由于開車時司機踩到踏腳車子會發出「叮叮、叮叮。..」的聲音而著名,故人們喊它「叮叮車」。

1901年8月29日,香港政府頒布《香港電車條例》,鼓勵財團營運港島北電車系統。1902年2月7日,「香港電車電力有限公司」在英國倫敦成立,負責建造及營運香港電車系統。1903年開始進行路軌鋪設工程,初期由堅尼地城至銅鑼灣鋪設單軌,其后延長至筲箕灣。

1904年初,電車車身以組件形式由英國運抵香港裝嵌。首批電車共有26輛,分別為10輛頭等及16輛三等,全部為單層設計。電車原擬分為三等,后來為方便運作只設頭等和三等。1904年7月2日,有電車首次駛離車廠作試驗性行駛。經過隨后多日的測試后,香港電車終于在同年7月30日啟用。

1842年到1864年,每年一次的賽馬,都是在澳門舉行。1845 年,香港開始舉行周末大賽馬。到1884年10 月,由于賽馬次數增多,于是正式成立「香港賽馬會」。馬會的第一次籌備會議在香港大會堂舉行,成員包括來自德國會所、美國會所、西洋會所及各國洋行的外國人。

當時的馬會不準華人入會,只可以當來賓。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馬會才廣泛吸收會員,富有的華人也可以成為會員和馬主。1960年馬會改名為「英皇御準香港賽馬會」。發展至今已成為亞洲最大、最高級的會員會所之一。馬會以其一百多年的光輝歷史及優秀傳統,贏得香港各界的尊崇。

日本于夏威夷當地時間1941年12月7日上午8時(即香港時間8日凌晨2時)奇襲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珍珠港,不足8個小時后,日本在香港標準時間12月8日早上開始進攻香港的英國殖民軍,8時空襲啟德機場,癱瘓英軍防空力量,并襲擊深水埗軍營。英軍、加拿大軍和印度軍參與了戰役。

日軍在12月8日中午渡過深圳河,12月11日攻克英軍最主要的防線——醉酒灣防線,并占領新界及九龍。日軍曾派代表要求英軍投降,卻遭到港督楊慕琦拒絕。日軍于是在12月18日渡過維多利亞港,并攻擊香港島,英軍節節失利。12月25日傍晚,港督楊慕琦在日軍總司令部半島酒店投降。

在日本控制下,基本的行政區域架構由民治部于1942年3月成立,將香港島分成12區,九龍分成9區,新界分成7區(見香港日治時期行政區劃)。每個區都設立一個區役所,并指派一個中國人作為所長,管理該區的大小事務。占領地政府向香港市民發出「住民證」,是香港首種出現的身份證明文件。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敗后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國重新管治。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香港,1947年3月。攝影資料:馬克·考夫曼】

老照片:女子八九歲就嫁人,最后一張是地主剛領回的小妾
2023/03/27
晚清中國的真實照片:這才是「真實的大清」,別被電視劇忽悠了。
2023/03/27
罕見舊照:看守紫禁城的大內侍衛,圖六在亭子里喝大茶的李蓮英
2023/03/27
AI修復清朝貴妃老照片:個個貌若鳳姐,皇帝眼觀好獨特呀!
2023/03/27
清末的照片:小妾坐一溜,宮女站一排,大內侍衛腰刀及地威風凜凜
2023/03/23
清末舊影:算命先生自吹自擂,富商住二層小樓,儲秀宮已破敗不堪
2023/03/24
清末舊影,觸目驚心的「三寸金蓮」,清兵鼻青眼腫,李蓮英一臉老年斑
2023/04/01
Ai修復清朝妃子老照片,看完后,我真佩服清朝皇帝眼光
2023/03/27
清末舊影,籮筐里的孩子餓得兩眼無神,小孩為了生計,在街上表演雜耍
2023/03/28
真實的清朝老照片,每張照片的背后都是一段心酸的歷史記憶
2023/03/28
圖集
文章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