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冕儂家族
在香港,煙草是開放市場,因此在這個行業沒有像香港電燈、中華煤氣那樣的壟斷企業出現。然而,在這場煙草業的激烈競爭中,也有一家企業曾經拔得頭籌,今天我們就走近這個神秘的老牌家族。
近一百年來,英美煙草公司一直執國際煙草業之牛耳,它旗下品牌眾多,誰取得了英美煙草在香港的經銷權,誰就能占有香港市場賺大錢。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拿下英美煙草在香港獨家經銷權的,是一個名叫勞冕儂的華人。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一位香港著名的老中醫勞子開家境優渥,其家族大宅是面積達3000平米的勞昌大堂,大宅內服侍少爺、小姐的工人便有四十人之多。
勞冕儂便是這位老中醫勞子開的長子。
20世紀初的香港
勞冕儂畢業于圣保羅男女中學,學得一口流利的英語。畢業后勞冕儂并沒有子承父業學中醫,而是進入了英美煙草公司工作。二戰期間,1941年香港失守,日軍占領香港,勞冕儂的洋人同事們被日軍關押進了集中營里。
勞冕儂為了不讓曾經的同事受苦,于是用煙草討好了看守的日軍,讓集中營里的洋人同事和上司們的日子相對好過一些。
二戰結束后,這些英美煙草的洋人為了報答勞冕儂,便把英美煙草在香港的獨家代理權給了他。
從此,勞冕儂創立了萬興煙草代理行,踏上了人生發達之路。港府曾于1948年首次向當時的香港市民征收個人收入稅,勞冕儂在1948年上繳了八十多萬港幣的稅款,這就意味著,勞冕儂在1948年的個人收入超過了800萬港幣。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數字在當時的購買力,我們舉一個例子來給各位感受一下。1963年,李嘉誠花65萬港幣買入的深水灣道79號大宅,如今的價值保守估計35億元以上。以此來推想,1948年勞冕儂的個人年收入是800多萬港幣,真可謂是驚人的數字,在那個年代完全可以稱得上富可敵國。
香港中環萬宜大廈
自1948年起,勞冕儂利用經銷煙草賺來的錢在香港中環的黃金地段買下了不少地皮,并且建成了一棟棟的商廈,開始轉做包租公。
1957落成的中環萬宜大廈,還是香港第一個設置扶梯的商廈。開業當天,無數的人前來「嘗鮮」搭乘扶手電梯,由于來的人實在太多,現場還一度引發了混亂。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勞冕儂家族在香港是一個顯赫的名門望族。
萬宜大廈開業
八十多年過去,勞冕儂早已去世,他的孫兒打理著勞家的家產。
勞家如今在香港中環坐擁萬宜大廈、太平行、裕昌大廈、百佳大廈、多寧大廈五棟商廈及地鋪,每一年收取租金大約10億港幣,這些不動產的總價值逾300億港幣,是香港一個低調的隱形富豪家族。
勞冕儂先生在1948年憑借煙草賺到巨款,之后用這筆積蓄買成貴重的物業,讓子孫做包租公,著實可謂是澤被后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