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視頻
旧时光
    
明朝狀元答卷曝光,字跡端正漂亮,專家:大陸現存唯一孤本狀元卷
2023/01/14

唐朝開創科舉制度以來,科舉制度就是歷朝歷代,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各方學子寒窗苦讀數十載,經過數層的選拔,最后在殿試中奪得頭籌,才能當這萬眾矚目的 狀元郎

科舉制度源于 約1300年前,期間大概產生了 700余位狀元,但為何現存的 狀元試卷卻少有呢?這幾百年前的考卷與現代的試卷有何不同呢?

「文曲星」和「狀元郎」

1983年,一名男子向青州市博物館,捐獻了珍藏了400余年的狀元卷,正當大家好奇狀元卷一般都是被保存在宮內,怎麼會流傳在外之時,男子揭開了這張卷的神秘面紗。

這張試卷正是 明代萬歷年間的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而該男子正是趙秉忠的后世子孫,這張狀元卷後來也被專家鑒定為, 中國大陸地區現存的唯一孤本狀元卷

趙秉忠出生在一個 官宦世家,其父親趙僖曾任禮部右侍郎。可能是受到父親的影響,趙秉忠自幼便飽讀詩書,通達各類國家制度,寒窗苦讀九年的時間,于 24歲中了舉人

在當時,科舉考試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 鄉試、會試、殿試。趙秉忠又于25歲參加殿試時,一舉考取了 狀元

自古以來, 殿試題目都是 皇帝親自擬定,趙秉忠殿試所回答的題目,就是皇上所提出的 《問皇帝之政和帝王之心》。

出此題目,皇帝主要是想考驗答題之人,處于天子的立場上去思考,如何去掌握這至高無上的權力,用什麼思想去領導臣子,去實施這些治國方針,屬于時事政治題目。

因為趙秉忠 自小崇敬朱元璋,覺得朱元璋具有較高的謀略思想,擅長運用 獎懲機制治理臣子,對于表現優異的臣子,褒獎后以作榜樣示范;而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施以懲罰,好用來警告其他蠢蠢欲動的官員。

在殿試時, 趙秉忠心中猶記朱元璋治國的精神,趙秉忠在卷中答曰,想要國興旺,繁榮昌盛,就必須要擁有 「實政」「實心」

這里的「實政」,意思就是 國家必須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且要將這些制定出來的法律條例,昭告天下,要讓每一位百姓不僅熟悉規章制度,還得 自覺遵守

所謂「實心」,就是要 激勵能干機靈的人,改變那些原本懶惰的人,當人們的精神意志達到一致的狀態,萬人拾柴火焰高,那麼才能達到共贏的局面。

有了能夠 約束天下的法令條規,以及國民思想的統一化,這樣國家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得到改善,才能達到 長期的興旺昌盛的局面

正是 趙秉忠這樣大膽地提出了自己心中,對于國家治理的建議以及具體實現治理的措施,所以皇帝在閱覽后,頻頻稱贊。

表示趙秉忠的治國理念是難得一遇之妙議,而趙秉忠的 一手好字,也是皇帝在看這份卷子時,能夠多做停留的原因。

這份 狀元卷是由 宣紙作為紙材,底面都由 桑蠶絲所做的綾來 裝裱長3.3米,寬38厘米,一共 19折頁,卷面的 第一頁,首當其沖的是萬歷皇帝朱批 「第一甲第一名」。

正文則是 趙秉忠使用的 館閣體小楷,一筆一劃書寫,最后是9位閱卷官的職務與姓名,共 2460字。

字字都寫在萬歷皇帝的心里,仿佛「答疑解惑」一般,將帝王所憂思憂慮的事情,全都寫在這長長的一份答卷上, 字跡端正漂亮

在有限的時間里,能闡述出自己的宏大遠見治國言論,還能書寫得 整齊劃一實屬難得

趙秉忠中狀元后,入朝為官, 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也正 因其秉直的個性,在得罪同僚后,被誣陷,最終于1622年被削職還鄉

趙秉忠因病于1626年逝世,時任的皇帝明思宗贈予趙秉忠太子太保的頭銜,還將其官復原位,為趙秉忠證明其清白。

這些流傳下來的珍貴至寶,都是作為見證我們 歷史的遺留物,但是很多物品在經歷 改朝換代,戰爭戰亂之后,多數都 遺失民間或者毀于戰火之中了,還有很多我國的珍貴國寶遺失海外。

我們應該 珍惜目前大陸僅存的唯一一件,可以窺見當年盛世的學子闡釋對于國家的治國之道,以及自己對于普羅大眾真正需求的理解的一張試卷。

娶小20歲老婆!每次同房後她都要去廁所 那天「發現的一幕」讓我憤然失婚:寧願孤獨終老
2022/11/15
老照片:女子八九歲就嫁人,最后一張是地主剛領回的小妾
2023/03/27
晚清末代鐵帽子王:敗光家產刨空祖墳淪為車夫,溥儀大呼太丟人了
2022/12/17
晚清老照片:洋人騎馬看砍頭,太監爬龍柱
2023/04/27
AI復原珍妃真實相貌,長得實在是太漂亮了,難怪光緒如此寵愛她
2023/04/27
清末舊影,觸目驚心的「三寸金蓮」,清兵鼻青眼腫,李蓮英一臉老年斑
2023/04/01
末代格格金默玉:我們不叫格格,奴才回話也不是喳,電視里有誤
2023/04/28
老照片:縣太爺其貌不揚,男子背著大瘤子,鄉紳的嬌妻貌美如花
2023/04/03
晚清時期,一19歲「王爺的女兒」被賣到歐洲,關在囚籠中供人觀看
2023/04/27
老照片:官員下鄉巡視鑼鼓喧天,地主小妾站在家門口羞羞答答
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