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歷代皇帝都是三宮六院,后宮佳麗三千,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位皇帝溥儀當然也是如此。但是,相比其他的皇帝,他的后宮卻不是那麼太平。
在他的妃子中最著名的就是皇后婉儀,還有就是妃子文繡,但這兩個女人都曾讓他顏面盡失。他曾經歷過「頭頂青青草原」,而這個讓他頭頂帶綠的人正是他的皇后。除此之外,他還曾「被失婚」,他與文繡的失婚案可是轟動全國。
但在他的后宮中還有很多的女性,例如他后來封的貴人——李玉琴。這個女人對他可謂一往情深,哪怕后來的他走下皇位成為了階下囚,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她都為他守身如玉數十年。
可就是這樣的她卻在苦等12年后向他提出了失婚,而溥儀為了挽回這段婚姻竟在改造所與她同房!
1932年,溥儀在日本的支持下建立了「偽滿洲國」成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1943年,溥儀展開選妃活動。在一次選妃時,他選中了一個15歲的少女——李玉琴。
當時的李玉琴只是一個女子中學的學生,她并不懂這是在給皇帝選妃,她只知道是校長讓她們去拍照,然后就有人來找她。
他們對她說是讓她去皇宮里讀書,讀書的一切費用都由皇上負責。他們還對她說這是皇帝的命令,她不可以違抗皇上的旨意。在多方的壓力與威脅下她只能被迫入宮。
可一入宮門深似海,宮里的生活哪里是那麼好的呢。
在初入宮時,溥儀對她很好,給了她無微不至的照顧,還給了她很多的東西。而她在這里見識了以前做夢都不會有的生活,她可以衣食無憂,沒有人會欺負她,她也不會為生活所迫。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她也發現了不尋常的地方,自己不是入宮讀書的嗎?怎麼卻沒有先生來講學呢?對此溥儀只說還在找先生,要給她找最好的先生。就這樣,她心里的疑慮被打消了。
可是,她不知道自己是被騙進皇宮給皇帝做妃子的,所以永遠都不會有所謂的先生。
而溥儀之所以選擇她也不過是因為她年齡小,沒有心機,好掌握。溥儀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早就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所以他選擇了單純的李玉琴。
他對她灌輸思想,讓她唯他是從,只聽從他的命令,他把她打造成了自己的「木偶人」,他讓她怎樣她就怎樣。
于是,在溥儀有意地教導下李玉琴成為了他的 「家庭玩偶」 ,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后來溥儀將她封為「福貴人」,她知道了自己是被選中的妃子,可是這時的她早已為他傾心,她覺得自己愛上了這個男人,所以對他更是百依百順。
他們之間從來沒有同房過,對此溥儀的說法是他們是皇上和貴人與普通的夫妻不同,對溥儀的話她向來都是深信不疑的,而且她當時年齡又小,對這些事情也不懂,所以對于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她沒有任何的異議。
那時的溥儀對她也是很好,對她十分溫柔,而且還給了她的父母厚待。她認為這是她這輩子最美好的時光,可直到這樣的生活還是消失了。
1945年,蘇聯正式向日本宣戰,之后日本在蘇聯紅軍的轟炸下節節敗退,向中國提交了投降書。日本的敗退讓溥儀徹底失去了靠山,于是他準備逃到日本。可當時的飛機不夠,他只能選擇一些人帶走,而李玉琴就成為了被留下的人。
溥儀對她說:飛機不夠,裝不了這麼多人,你后面坐火車來。
可是她一直都沒有等到來接她的火車,也徹底失去了溥儀的音信。當時的溥儀根本沒有到達日本,而是被蘇聯在半路攔截,然后在蘇聯關押了五年,直到1950年才被送回國,之后又被送往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
可是在這期間李玉琴卻一直都為他守身如玉,苦等他數十年。那時的她幾經周轉,生活困難,沒有人想要收留她。
就算被人收留都受盡了折磨,后來她才回到長春老家。但就算回到長春后她的生活還是很艱難,她的家人生嚴重的病,卻沒有錢醫治。
那時她因為自己的「皇娘」的身份被大家排擠,她去工作也沒有人愿意用她。這時的溥儀已經失蹤好幾年了,她的家人都對她說讓她重新找一個人過日子,可是她卻始終不肯,她就要等溥儀。
十年的等待終于有了希望,在被送到管理所后溥儀由于表現良好被允許與家人通信,溥儀當即就給李玉琴寫了一封信。當這封信送到李玉琴手中時她激動不已,她的等待沒有白費,她將自己這十年的思念與辛酸都付諸筆下給他回信。
后來溥儀邀請她去撫順,當時的她沒有錢可為了丈夫她還是咬著牙去了。當看見溥儀的那一秒她是震驚的,她不敢信眼前這個男人是自己記憶中的那個人。
但她也只是吃驚,并沒有因此嫌棄他,所以之后她又去看溥儀好多次,可在這幾次的探望中她漸漸對他失望。
當時的她向溥儀訴說著自己的辛酸與難過,可是他卻對這些都毫不動容,就算她對他說生活與工作的艱難,他也沒有一點共情,只是偶爾對她冒出幾句情話。
這讓李玉琴很崩潰,他們完全就是兩個世界的人,自己為生活奔波,他卻想著風花雪月。
當她問他被判幾年,多久可以出來時,他還是不能回復。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眼黑到底,看不到盡頭。后來她終于找到了一份圖書管理員的工作,但還是因為自己「皇娘」的身份而處處受限。
終于在第四次看望他時,她向他提出了失婚。他們的價值觀不同,兩人之間沒有任何的共同點,所以她在苦等了12年后向他提出了失婚。
雖然溥儀十分不舍,可他還是選擇放手,答應了失婚。
這麼多年的執念不是說放就能放,在提出失婚后李玉琴十分痛苦,于是她又寫信給溥儀說再考慮考慮。溥儀就邀請她再來撫順,兩人當面談談。
這是李玉琴最后一次去撫順看望他,這次的李玉琴留宿在撫順,他們兩人也在這里成為了真正的夫妻,這是兩人的第一次同房。
可這次的同房還是沒能改變結局,他們還是失婚了。
在失婚后,她也遇到了那個對她過往毫不在意的人。在30歲這年,她終于得到了自己真正的婚姻,并且還有了一個孩子。
她的不幸是時代造成的,也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殘忍與不公。她的不幸也不是她一個人的不幸,她是那個時代無數女性的真實寫照。但她又比很多人都幸運得多,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那個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