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至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幾乎一天誕生一部電影,打造如此繁榮的電影市場,香港黑幫也是「功不可沒」,其中不少演員或電影公司都與黑幫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
例如,鄧光榮的「大榮影業」、向華勝的「永勝影業」、樊梅生的「東山影業」、陳惠敏的「雄鷹影業」、蔡子明的「富藝影業」、吳志雄、陳慎芝的「江湖人影業」等公司都有「社團背景」。那麼在香港電影里,哪些演員有社團背景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香港「金牌配角」吳孟達,爐火純青的演技,無懈可擊。除了無厘頭喜劇,其他類型的電影角色,吳孟達都能夠把握得很好,演得根本不像是表演。
吳孟達從影幾十年,直到他去世后,陳惠敏前去靈堂祭拜時,對媒體透露:「 達哥不只是電影圈的朋友,他也是我們幫會的兄弟,14K的。」據悉,吳孟達隸屬14K毅字堆。
已故演員柯俊雄,長相英俊、陽剛,大多飾演硬漢、軍人或黑幫老大的角色。據說,柯俊雄在台灣就是一個「角頭」老大。
在香港發展期間,經陳惠敏的介紹,拜在14K二路元帥陳清華門下。
已故演員王羽,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代「功夫明星」,且是當時最紅的那個。陳惠敏在專訪中公開了王羽的幫會背景:「在台灣就是竹聯幫,在美國就是福清幫,在香港就是14K。」
不過,王羽本身并非竹聯幫成員,但與竹聯幫的關系非常微妙。在香港,也是經陳惠敏的介紹而拜在14K二路元帥的門下。
60年代初,樊梅生已在香港電影圈做龍虎武師。據悉,樊梅生隸屬14K梅字堆,原本可以接任梅字堆第二代話事人,但樊梅生的志向卻不在江湖。
網絡上有人說他是洪金寶的師父,但這種說法并未得到證實。不過,二人相差整整10歲,都是武行出身,很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交情。
另外,14K的馬交馮與樊梅生是同年生人,馬交馮于1962年到香港做龍虎武師,與樊梅生交情匪淺。總之,無論是江湖,還是電影圈里,樊梅生的輩分相當之高,受人尊敬。
陳惠敏,隸屬14K德字堆。70年代初,獲得兩屆東南亞搏擊冠軍,成為與李小龍齊名的香港拳王,并且幫14K打響了招牌,當時的陳惠敏被江湖人視為14K的「活招牌」。
劉永是個多才多藝的演員,不僅會彈鋼琴,還是一個武術教練。60年代末跟隨羅維,擔任場記。1970年加入嘉禾影業,在《唐山大兄》影片中任配角。
雖然劉永的形象不錯,曾經以飾演「乾隆皇帝」而走紅,但相關的影視作品年代久遠,如今幾乎沒什麼人知道。據悉,劉永有14K背景,而且江湖輩分也很高。
吳志雄在16歲時加入邵氏公司,做龍虎武師,70年代末正式加入黑社會組織「和合圖」。80年代兩次「蹲苦窯」之后,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重回演藝圈。出演過幾部電視劇,但令他一炮而紅的則是林嶺東的《監獄風云》里「盲蛇」的角色。
大概在10年前,吳志雄就向觀眾、粉絲們宣告:「 陳浩南就是我,我就是陳浩南」。不過,許多網友對吳志雄的說法嗤之以鼻,并表示:「誰都知道陳浩南的原型是灣仔之虎陳耀興。」
事實上,陳耀興也并非什麼灣仔之虎,只是被港媒夸大。電影《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里許多故事,有些與陳耀興無關,例如: 讓馬仔包圍警察局。當時灣仔真正的「陀地」是和合圖,同時灣仔區里還有多個堂口勢力存在。
高冷,綽號「冷佬」,是八十年「和勝和」坐館,在《我在江湖》電影中客串演出,上圖中,站在林蛟旁邊的就是他了。
「雙鷹青」隸屬「和勝和」社團,曾擔任過「揸數」一職。九十年代比較出位,由于他手下的馬仔大多以學生為主,而且人數眾多,因此江湖人送外號「黑道校長」或「勝和荃灣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