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相信是不少人心中永恒的經典,這部電影還原的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風景人情,片中既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也有淡淡的浪漫風情。不過那個年代的香港究竟是什麼樣子呢?由于當時彩色攝影尚未普及,拍攝的多為黑白照片,流傳至今的彩色照片少之又少。
最近,中華書局推出了新書《黑白以外—五六十年代香港彩色快拍》,書中收錄了200多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彩色照片,大部分拍攝于香港,也有少量拍攝于澳門,十分珍貴。
《黑白以外—五六十年代香港彩色快拍》由香港大學歷史系博士、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林準祥編著,書中照片大多由當時訪港的游客使用35mm膠片相機拍攝。談及出版這本書的原因,林準祥表示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香港老照片圖集基本都以黑白為主,而彩[色.圖]集他只見過一本,收藏照片已有二十余年的他想到自己還有不少彩色老照片,便萌生了出版一本彩[色.圖]集的想法,他說:「希望能為香港歷史的圖像記錄增添一點色彩。」
這本書包括「旅客鏡頭下的香港」、「港九街道景色」、「活在香港」、「寮屋及徒置房屋」、「遍布帆船的港灣」、「新界的農村風光」、「客家圍村的村民」等部分,其中有婦女購買活雞、人力車夫等待乘客、小孩坐在街邊理發等場景,這些畫面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但如今已經很難看到。
翻開這本書,仿佛坐上了時光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舊城風貌一一呈現在眼前。為了讓讀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圖片的內容,每張圖片均配有文字說明。事實上,林準祥搜集得來的這些照片,本身并沒有附以任何拍攝地點、時間及照片中人物的身份等詳盡數據,因此還原圖片的拍攝信息便成為林準祥的艱巨任務。
為了研究這些照片,他要利用自己收藏的1930年至1970年的電話簿、商業名錄、老地圖等材料進行綜合分析,最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獨自完成這項工作。
時光消逝,唯有影像可以留住舊日光景。如今的香港是全球發展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很少有香港本土攝影師會記錄本地人的日常生活。這些不再重現的昔日舊照,不僅是一代人的記憶,也是歷史永恒的印記。圖文來源:中華書局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