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視頻
旧时光
    
一個時代豐碑的消逝:曾經的香港四大才子也不能免俗
2022/11/17

金庸,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先河;

倪匡,鑄就科幻武俠小說神話;

黃霑,掀起粵語流行歌曲熱潮;

蔡瀾,將香港美食推向全世界;

這四人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他們是香港文化一個時代的里程碑。這四位好友間,又有哪些趣事、逸事?今晚老故事為您講述香港四大才子的傳說。

曾經的香港四大才子

八十年代的時候,香港流行文化對內地明星文化影響比較大的,當時最火的就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倪匡的科幻小說,黃霑創作的粵語流行歌曲,還有當時蔡瀾監制的成龍電影。巧合的是,剛才說的這四位——金庸、倪匡、黃霑、蔡瀾并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咱們先得說,香港四大才子,當時彼此關系不是一般的好,比如最早研究金庸小說的是倪匡,倪匡兒子倪震做了黃霑的干兒子,黃霑跟求婚林燕妮是金庸做的見證人,金庸最喜歡跟蔡瀾喝酒抽煙,堪稱文人版的香港F4,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名滿天下的香港四大才子,以及他們之間的趣事。

香港四大才子中影響最大非金庸莫屬,可是金庸不是在香港出生的,原名也不叫金庸,而叫查良鏞查(zhā)良(liáng)鏞(yōng),他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寧,也正是他的出身直接影響了他武俠小說第一部的創作。

金庸

1955年他創作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其實就是金庸小的時候在老家聽到的一個傳說。

所以有人說這又是一出貍貓換太子,雍正有了個皇子,而那邊陳閣老抱回去的卻是真真正正的公主。書中的情節也是根據傳說寫的,乾隆不是陳閣老家的孩子麼,陳家在生了被換走的乾隆之后,又生了個老二叫陳家洛,就是后來紅花會的總舵主,要反清復明,他心里想著,當今皇上是他的親哥哥,他就想借這層關系完成自己的目的。

于是,陳家洛勸說自己的皇上哥哥要反清復明,恢復漢人的天下,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乾隆自然不想放棄自己的權利,也不承認漢人的身份,跟紅花會成了死敵。金庸創作時根據自己老家的傳說來的,初衷卻是為了打開報紙的銷路。當時金庸自己創辦了新報紙明報,剛創辦沒有知名度,靠什麼打開銷路呢?金庸想到了武俠小說連載,人們看了今天的覺得好看,如果想繼續看明天的明天就會等著買報紙,這是特別好的增加報紙銷量的方式,于是才出現了已“金庸”為筆名的武俠小說。

金庸自己創辦報紙算是重操舊業,他大學畢業之后先是在大公報上班,后來大公報在香港復刊,他就調到了香港,就這樣一直在香港工作。之后,他從報社出來之后干了一段時間編劇,他干編劇可是有私心的,因為他特別喜歡大明星夏夢,想追求人家,金庸說過這樣的話:“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于是很多文章里就說金庸筆下的人物如周芷若,小龍女,王語嫣……

后來流傳兩人之所以沒有成就才子佳人的佳話,是因為“恨不相逢未嫁時”,這都是坊間傳言,真的不足為信。小龍女、王語嫣的原型也不是夏夢,真實的夏夢生活中喜穿青色,愛珍珠配飾,因此小龍女不是以她為原型的,金庸的第三任太太林樂怡才是“小龍女”,在百度百科里輸入“林樂怡”,會看見這她的詞條里明確的寫著被金庸迷稱為“小龍女”,而在談起她時候,金庸也是如此。

金庸與他的“小龍女”

從明報開始,金庸在創作武俠小說的領域達到了巔峰。從1955年寫書劍恩仇錄,一直到1972年《鹿鼎記》封筆,十七年間他總共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武俠迷們應該都知道,“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總共十五部武俠小說。說個好玩的事兒,喜歡看金庸小說的人,大多喜歡他文字里的那種快意江湖的感覺。您要看的仔細的話,就會發現,金庸小說里總有一個氣質俊朗、武功超群的表哥,但金庸最后總要把這位表哥描寫得負心薄幸、竹籃打水一場空。比如《天龍八部》里的慕容復、《連城訣》里的汪嘯風、《倚天屠龍記》里的衛璧。后來大家才發現了啊,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

徐志摩有個筆名叫“云中鶴”,而在金庸的《天龍八部》中,這個名字被用在了四大惡人中排最末的那個淫賊身上。

這說起來特有意思。只要是有華人的地方,上到學者教授、下至販夫走卒沒人不愿意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時候,金庸的書開始傳入內地,風靡一時,后來的80后、90后大多是通過電視劇來了解金庸的小說。而前兩年還有一部翻拍的很雷人的《神雕俠侶》播出引起熱議,就是陳妍希飾演的小龍女,被大家吐槽成小籠包。

就說明現在年輕人還是津津樂道于金庸的小說,他在流行文化里的影響力依然沒有衰減。

咱都知道,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特別喜歡金庸的作品,馬云的網名叫風清揚,而且進入阿里巴巴的每一個員工都被要求起一個金庸武俠的綽號。阿里巴巴公司的會議室被稱為光明頂,技術部被稱為達摩院,一個公司能任性到如此地步,完全是馬云一人對金庸的崇拜所致。

曾有一次他到金庸先生澳大利亞的家中做客,看到屋子里滿滿的書,他問金庸:“這些書你全都看完了嗎?”,金庸先生笑笑說自己從不看書。馬云也信以為真,直到眾人閑談時聊到關于一戰的話題,金庸先生竟完完整整地將一戰的歷史娓娓道來,聽得一干人目瞪口呆。閑聊結束后,馬云問了金庸的太太后才得知,金庸并不像他自己所說的“從來不看書”,而是早就把這一屋子的書全部看完了!

馬云說:金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學識非常淵博,卻總覺得自己學問不夠。”

不過相比,金庸,其他幾位才子大家可能只對作品比較熟悉,但是對他本人不怎麼熟悉,比如說接下來說的倪匡。倪匡被稱為科幻小說作家,他跟金庸是老鄉,也是浙江人,浙江寧波的,比金庸小十一歲,他是1935年生人。

雖然現在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聽著挺風光的,可是當年不是光明正大到的香港,而是偷渡過去的。他在內蒙做知青插隊的時候,凍的受不了了,把一座木橋給拆了燒火取暖,那個年月,這罪過可不小,他就一路往南跑偷渡到了香港。

不過他可不是雞鳴狗盜之徒,人家一家人的文化修養都很高,他的全名叫倪亦明,妹妹叫倪亦舒,就是香港知名言情小說作家亦舒。倪匡在香港打開知名度,是因為他的一檔電視節目叫《今夜不設防》。這個節目當時找來另外兩個才子黃霑和蔡瀾,三個人坐在沙發上,抽著雪茄,喝著紅酒跟嘉賓聊天兒,內容是海闊天空什麼都有,還曾經跟張曼玉聊過整容問題。

有人可能說,既然四大才子三個都坐這了,為什麼不找金庸呢!原因是金庸口才不行,別看金庸筆下生花,但說起話來就掉鏈子了。金庸創辦明報的時候,請朋友們捧場給寫稿,倪匡就一直給明報寫專欄,最開始的時候,報紙剛創辦稿費不高,倪匡覺得也正常,后來明報已經大賣熱賣,掙錢了!可是倪匡的稿費也沒有太大的提高,倪匡就很有意見,有一天憋的受不了了,就跑到金庸辦公室,指著金庸鼻子大罵“你個守財奴,現在都這麼掙錢了,還給兄弟這麼點錢”,把金庸罵得直愣,一句話也沒有。

倪匡罵痛快了轉身走了,第二天,金庸給倪匡寫了封信,說“我說是說不過你,不過我可以寫信,給你寫出理由來。”這封信里就把明報經營的狀況、面臨的壓力、現金流要斷了等等狀況寫得入情入理。而且反過來指責倪匡不夠朋友, 就說我一肚子委屈,說不出來,你還不能理解理解我嗎?太不夠意思了,看得倪匡痛哭流涕,找金庸道歉去了,這就是倪匡,把金庸逼得跟他寫信吵架。

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一說起倪匡,對他的印象就是周慧敏的老公公,周慧敏影響固然大,可是她老公公倪匡的影響力和名氣比周慧敏大多了。倪匡當年在香港創造了大量的科幻小說,就死衛斯理系列——《藍血人》《新年》《頭發》等等,周潤發、許冠杰、劉德華等人都在電影中演過衛斯理。

倪匡雖然被稱為科幻小說作家,不過他的武俠小說也寫的特別好,他曾經給自己寫過一副對聯,上聯是屢替張徹編劇本,下聯是曾代金庸寫小說,金庸大家都知道,張徹是誰呢?是香港武俠界的巨匠,著名導演,一說他導演的電影、電視劇大家肯定都知道《獨臂刀》《方世玉與洪熙官》《碧血劍》《神雕俠侶》《俠客行》等等,倪匡能替張徹改劇本,說明他寫武俠也挺牛的。那麼他真的代金庸寫過小說麼?還真寫過,金庸為什麼要找倪匡替他寫連載呢?因為倪匡是個出了名的快手,他有一個記錄,就是一小時能寫八千字,那時候也沒有打字機,純屬手寫,這是相當厲害了,而且倪匡最高峰的時候,同時在十二家報紙開了專欄、連載。

所以金庸臨時有事兒了,讓倪匡頂上不是問題,但是倪匡接的時候心里惴惴不安,因為金庸的能力太強,倪匡怕寫不好,差距太大把讀者都看跑了,不過金庸信得過他,而且反正過兩天有空了就自己寫了,他告訴倪匡就一個原則,別把主人公給寫死了就行。倪匡就接了,替金庸寫天龍八部,等金庸回來以后,倒是沒把誰給寫死,不過把阿紫的眼睛給寫瞎了……因為在天龍八部里,倪匡最恨阿紫,看著她是愛姐夫喬峰,可是她心狠手辣,想把喬峰用毒針刺癱瘓,也就是我愛你,就要把你綁在身邊,這樣的女人最可恨蛇蝎心腸,所以,倪匡寫的阿紫的眼睛被星宿老怪丁春秋給毒瞎了。

金庸回來了有點哭笑不得,一問倪匡他還理直氣壯,“我是弄傷人而已,打打殺殺哪有不傷人的”。不過已然這樣了,我就接著來吧!連載完了,倪匡拿過來一看,佩服金庸佩服得五體投地。就是后來大家看到的,游坦之把自己的眼睛摳下來,讓虛竹給阿紫換上了,后來還陪著阿紫找到了喬峰,最后,阿紫把自己的眼睛挖下來還給了游坦之,抱著姐夫喬峰跳崖了,成就了一段極為凄美殘酷的愛情。

倪匡一看給金庸寫的瞎到這種程度,他還能起死回生,這是厲害,他寫武俠肯定寫不過金庸,所以盡管他在武俠小說方面造詣也不小,還是往科幻小說方向使勁兒了,后來事實證明確實可行,不然他永遠在金庸的光環之下,而如今能跟金庸齊名。

四大才子里的黃霑在作詞作曲方面很厲害,他是“鬼才”,一生創作歌曲2000多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的音樂。“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的廣告傳奇也出自他手。才華橫溢,至今無人望其項背;至情至性,構建了香港流行文化坐標。

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主題曲《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電影《倩女幽魂》里的插曲《黎明不要來》和《倩女幽魂》、還有電影笑傲江湖里主題曲《滄海一聲笑》都是黃霑創作的,可以說這些歌曲都已經成了這些影視作品的標識,金庸聽過《滄海一聲笑》后由衷的夸獎:“點起了心里的滄桑感”,我兄弟寫得到位!可見金庸對這個小自己十六歲的兄弟很賞識,也是黃霑最貼心的老大哥。

霑叔非常喜歡張國榮,每次見到他都要親他。而張國榮從來都閃躲不開,有人問他何故,張國榮說:“每次黃霑親我,而我總想著他身邊的林燕妮,就沒提防著。”,林燕妮是霑叔的紅顏知己。霑叔也很喜歡周星馳,他參演了星爺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其中飾演華太師。

香港四大才子最后一位蔡瀾,他出生在新加坡,讀大學的時候是在日本讀的電影編導,而且剛畢業就有個位置等他,因為邵氏公司駐日本的辦事處原來的經理要退休了,蔡瀾就被物色成接班人了,所以他剛一畢業,二十幾歲,就當了經理了。所以蔡瀾最早干的是電影的監制,那時候成龍的片子《城市獵人》、《一個好人》《龍兄虎弟》都是蔡瀾監制的。

蔡瀾還監制過倪匡的作品,電影《衛斯理與原振俠》,他跟倪匡本來就是好哥們,就想讓讓倪匡本色出演自己。倪匡假裝不樂意:有啥好處!蔡瀾多了解倪匡呀,就說,高端會所拍戲,美女演員出鏡,關鍵是頂級名酒敞開喝。倪匡一聽即刻答應。

可是就在蔡瀾監制的電影票房大賣的時候,他決定不拍電影了,他說這不是我的夢想,我的夢想就四個字:吃喝玩樂,尤其是吃!蔡瀾對吃的研究,在香港所有的文人里面,誰也不敢說比他強。有“食神”之美譽,大火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

當然也不光是吃,蔡瀾去世界各地游覽的時候,除了欣賞美景、美人,還會把當地文化里面一些細致入微的東西掌握的非常好,金庸后來就寫文章說論多才多藝,我遠不如蔡瀾,蔡瀾真正活出了滋味,他的生活永遠都是多姿多彩的。

金庸和蔡瀾是絕對的CP,兩個人關系最鐵。兩個人經常一起結伴出游,不完全統計包括日本、意大利、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溫哥華、舊金山、拉斯維加斯,可謂恩愛非常。跟蔡瀾一起抽煙喝酒扯淡,是金庸生活中一大樂趣。金庸得了心臟病要戒煙酒,每逢有宴席就喜歡坐在蔡瀾旁邊,聞聞兄弟的二手煙過過癮。

其實判斷是不是好兄弟,還有一個重要標準是會不會借錢給對方,當然前提是你得確實缺錢。有一次倪匡向黃霑借錢,說“霑吶,我死了你是不是得送我個大花圈啊?一個大花圈少說也得400塊吧?要不你先把花圈的錢先預支給我唄?”黃霑二話沒說拿了400塊,過了幾天才反應過來,不對啊,我死了你不也得送我大花圈啊?還錢!

可見“香港四大才子”也不能免俗,咱們現實生活中,好兄弟聚餐時常見的一幕是搶著埋單,他們四個吃飯也會這樣,不過一般每回都是金庸結賬,蔡瀾覺得不好意思爭著付,倪匡最壞,還要挖苦兩句,裝什麼大方?搞什麼AA?你比金庸有錢嗎?

吃喝完了得搞點娛樂活動,比如打牌,倪匡因為摳門兒,所以牌品也有點兒差,有一次輸急眼推桌子就回家了,金庸打電話哄半天才罷休。如今“香港四大才子”四僅余三,黃霑大笑西去,金庸倪匡業已經封筆,只剩下蔡瀾還活躍在大眾面前,但他們之間的友情趣事,一直在江湖上流傳。

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風流倜儻文人形象,有才華,懂生活,在享受生活的過程當中來感悟人生,最終做出來的東西是娛樂大家的。其實如果文化給大家帶來的都是苦惱,都是多麼痛的領悟,這樣的文化就沒有意義,好的文化首先是促使人積極向上的,會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快樂,生活上的快樂,香港四大才子的特點就是這樣。

老照片:女子八九歲就嫁人,最后一張是地主剛領回的小妾
2023/03/27
晚清中國的真實照片:這才是「真實的大清」,別被電視劇忽悠了。
2023/03/27
罕見舊照:看守紫禁城的大內侍衛,圖六在亭子里喝大茶的李蓮英
2023/03/27
AI修復清朝貴妃老照片:個個貌若鳳姐,皇帝眼觀好獨特呀!
2023/03/27
清末的照片:小妾坐一溜,宮女站一排,大內侍衛腰刀及地威風凜凜
2023/03/23
清末舊影:算命先生自吹自擂,富商住二層小樓,儲秀宮已破敗不堪
2023/03/24
清末舊影,觸目驚心的「三寸金蓮」,清兵鼻青眼腫,李蓮英一臉老年斑
2023/04/01
Ai修復清朝妃子老照片,看完后,我真佩服清朝皇帝眼光
2023/03/27
清末舊影,籮筐里的孩子餓得兩眼無神,小孩為了生計,在街上表演雜耍
2023/03/28
真實的清朝老照片,每張照片的背后都是一段心酸的歷史記憶
2023/03/28
圖集
文章
視頻